根據(jù)國際船舶網(wǎng)公布的5月2日至5月13日的船舶訂單來看,鉆井船和液化船高端領域的表現(xiàn)異常搶眼;中日韓仍然是世界上訂單最為活躍的三個國家。其中,韓國在高端造船上顯示出“誰與爭鋒”的氣勢,中國在高端領域亦有所收獲,但仍然以傳統(tǒng)造船為主,日本已經(jīng)走環(huán)保路線。
韓國高端造船獨領風騷
韓國的新簽訂單上,全球公布的7臺鉆井平臺訂單中韓國斬獲5臺,而且造價非常高。其中,大宇造船獲得造價總值為11億美元的兩臺半潛式鉆井平臺訂單,三星重工獲得價值6億美元的一艘鉆井船訂單,現(xiàn)代三湖重工也斬獲一臺價值接近6.5億美元的半潛式鉆井平臺訂單,現(xiàn)代重工獲美國船東一艘價位高達6.55億美元的超深水鉆井船訂單。
同時韓國在液化氣船的高端市場上也是一往無前,STX造船海洋獲得兩艘9000立方米LEG船和2+4艘22000立方米級LPG船。現(xiàn)代重工獲得1+2艘154800立方米級的LNG船。現(xiàn)代尾浦造船收獲4+4艘LNG船,平均每艘的造價為5000萬美元。
此外,韓國在傳統(tǒng)船舶上也并不遜色,STX造船海洋獲得4艘造價為2300萬-2400萬美元的小靈便型散貨船訂單,現(xiàn)代尾浦船廠獲得土耳其船東的2艘39000載重噸的散貨船訂單,ShinaSB船廠獲得歐洲船東的包括備選船在內(nèi)的6艘MR型成品油船訂單。
當然,在高端船舶領域也并非韓國只手遮天,新加坡勝科海事集團旗下的PPL船廠收獲了1+1座Pacific Class 400型自升式鉆井平臺,造價為2.08億美元每臺。中國的南通中遠船務也獲得一艘造價超過2億美元的下半潛式住宿船,而熔盛重工也首次獲得海外造價為30億港元的鉆井平臺工程,成為上周公布的新簽訂單中為數(shù)不多的亮點之一。
中國仍以傳統(tǒng)船舶為主
中國船企新簽訂單仍以傳統(tǒng)船舶為主,歐華造船獲兩艘1700TEU集裝箱船,造價2400萬至2600萬美元每艘,粵新海工獲2+2艘錨拖供應船,黃埔造船獲一艘86 米平臺供應船,江南造船獲6艘7.6萬噸巴拿馬型散貨船,武家嘴船廠獲得一艘51000載重噸散貨船,舜天船舶是上周中國的最大贏家,獲得6艘64000噸散貨船,合計2.76億美元。
日本轉向環(huán)保型船舶
日本造船業(yè)在上周并不活躍,三井造船獲得1艘66000載重噸的megamax型散貨船,佐世保重工業(yè)獲得3艘75000載重噸的環(huán)境友好型散貨船,以及兩艘來自臺灣慧洋海運的兩艘約75000載重噸的散貨船訂單。日本為應對來自中韓造船的威脅,一方面以合并和走出去的方式重新布局日本的造船藍圖,另一方面,傳出日本在傳統(tǒng)船舶制造和高端的主要船種上退出和中韓的競爭,專攻環(huán)保型船舶,從日本接到的訂單來看,反映出日本在這一方面的變化已初見端倪。
歐洲的船東活躍異常
從下訂單的船東來看,歐洲的希臘、挪威等國家的船東相當活躍,占了船東中的大半江山,而且大多數(shù)訂單都是以高端船舶為主。而中國只有神華中海航運、南京恒瑞海運兩家船東下訂單,仍然以傳統(tǒng)船舶為主。
交船日期集中在2014年
從交船的日期來看,訂單交船的日期集中在2014年,只有零星的船是2013年和2015年交船。
編者按:從新船訂單跟蹤分析來看,世界造船市場的需求,向高端化發(fā)展。液化氣類的LNG、LPG船、海洋平臺及海工輔助船,需求量增大。中日韓三個造船大國訂單最為活躍,且各有特色。韓國以造液化氣船、海洋工程平臺等高端船舶為主;中國以造傳統(tǒng)的船舶為主,在高端船舶市場略有突破,南通中遠船務、熔盛重工都接到了海洋工程類船舶和鉆井平臺;日本憑借其先進的造船技術,把主攻的方向轉向環(huán)保型船舶,指望在下一波造船高峰期,能占有更多的造船市場份額。
從新接造船訂單的船企業(yè)來看,都是各國比較著名大船企。日韓船企且不去說他,就中國船企來看,江南造船、黃埔造船、南通中遠船務、熔盛重工等,都是我國最著名的船企。地處舟山小干島的歐華造船,從造集裝箱船這一領域來講,它已進入中國最先進的船企行列。歐華造船從建廠以來,專長造出口德國入級GL的集裝箱船,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品牌,所以能在造船市場低迷、競爭激烈的形勢下接到訂單。從目前船市來看,有造船專長的船企,象歐華造船、浙江東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業(yè)務還比較飽滿,生產(chǎn)還比較正常。所以說船廠無論大小,對自己的產(chǎn)品――建造的船舶,必須要有特色和專長,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運用差異化策略,來贏得市場,千方要避開低檔次的同質(zhì)化競爭。( 來源:國際船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