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臨,包括舜天船舶在內的上市船企即面臨訂單銳減、業績步入下滑通道的行業性風險。
盡管多家公司強調其在手訂單已排至2013年,但仍有業內人士指出,造船市場的回升預計將在2017年前后;在此之前,一旦現有訂單在2013年前后消耗完畢,新訂單卻持續萎縮,造船行業的業績下滑將不可避免。
新船訂單荒
2011年以來,航運業的萎靡不振直接拖累造船業:新承接船舶訂單大幅減少,手持船舶訂單持續下降,船舶市場已經步入下行通道。
來自中國船協的數據顯示,2011年前11個月,全國造船完工量6177萬載重噸(含國內和出口訂單,下同),同比增長8.8%;同期新承接船舶訂單336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3%;11月當月新接394萬載重噸,僅為去年同期的40%。
行業新接訂單的大幅下滑,影響的不僅是江浙一帶民資的中小船企。
面對整個行業新接訂單同比下滑超四成的現狀,舜天船舶董秘辦人士不愿意透露該公司具體的接單數據,只是強調,“公司新接訂單處于與行業情況一致的正常波動范圍,在建項目正常運行。”
而廣船國際人士則表示:“公司2011年到現在接了11艘船,目前還有一艘客滾船在談。”他指出,由于全球新船訂單的減少,公司所接新單中國內訂單偏多一點,且新接船價格都在下跌,以經濟型船舶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接單與完工量、交付量的對比看來,國內新接訂單已經連續11個月低于造船完工量,這導致手持船舶訂單加速下降。“企業手持船舶訂單量繼續下落,將使部分企業2013 年后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愛建證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