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準的《浙江省海洋經濟示范區規劃》建設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中提出舟山加快船舶工業整合提升,重點發展海洋工程、特種船舶和船舶配套產品制造,建設好浙江船舶交易市場,努力建成國內重要的造船基地、船舶修理基地和船舶工業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由于舟山一些船廠船舶技術含量低、同質量競爭比較激烈,在目前船市低迷的情況下,存在不少困難。而海洋工程又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高成本、高回報的行業,進入門檻高。國內多家船廠經過多年的努力只能從事外圍低技術含量的制造,在目前的條件下,舟山要發展海洋工程產業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舟山要借助于國內外在建造海洋工程裝備中的先進技術,利用舟山的區位優勢、地域優勢和造船業的制造優勢,充分整合企業、設計單位、高校以及政府部門等整個社會的力量,才能承擔起發展海洋工程產業的重任。
1.海洋工程簡介
海洋工程一般指人類為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 利用海洋空間建立起來的各種工程設施及海上運輸設施。海洋工程裝備通常主要指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設施,主要包括固定式平臺、自升式平臺、張力腿平臺、Spar平臺、浮式生產儲運系統(FPSO)、水下生產系統和超大型浮式海洋結構物等。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生產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經歷了由木制平臺、鋼制平臺、傳統的固定式平臺,到可移動式平臺的發展歷程,并在向水下生產系統發展。目前,海洋工程產業已成為世界各國或地區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
海洋工程裝備屬于高投入、高風險產品,從事海洋工程裝備建造須具有完善的研發機構、完備的建造設施、豐富的建造經驗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其中深海工作平臺、動力定位技術和深潛技術均屬于尖端技術。
2.海洋工程發展現狀
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韓國、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其中新加坡和韓國以建造技術較為成熟的中、淺水域平臺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高技術平臺的研發和建造發展。而美國、歐洲等國家則以研發、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術平臺裝備為核心。按業務特點和新產品種類,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可分為三大陣營:第一陣營主要在歐美,壟斷著海洋工程裝備開發、設計、工程總包及關鍵配套設備;第二陣營是新加坡和韓國,在總裝建造領域快速發展,占據領先地位;我國還處在制造低端新產品的第三陣營。具體分為:
2.1 海洋工程設計現狀:目前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公司能夠進行海洋工程設計,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新加坡等國,如美國F&G公司、荷蘭MSC公司、新加坡吉寶集團和Bader Marine工程公司、瑞典GVA公司。我國上海708所目前也具備半潛式鉆井平臺和FPSO設計能力。而錨泊系統設計則由瑞士SBM、荷蘭Bluewater、挪威APL和美國FMC SOFEC公司壟斷。
2.2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現狀: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韓國、中國、美國、挪威等國,新加坡吉寶、勝科海事等船廠,為世界海洋工程裝備的主要制造商;韓國依靠先進的制造技術和管理經驗,承接并建造了許多先進的半潛式平臺和大型FPSO,如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等企業;我國的大連重工、外高橋造船、中遠船務和煙臺中集萊佛士在世界海洋工程市場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2.3 海洋工程市場分析:據有關資料統計,2002-2007年,世界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總量在1000億美元以上,最高年份達1250億美元。隨著大陸架油氣資源的日益枯竭、深海技術的發展和能源的不斷需求,向深海進軍是大勢所趨。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2009年,海洋工程裝備成交量急劇下降,2010年以來,隨著國際油階的不斷攀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逐漸活躍。預計未來5至10年,全球海洋工程年均需求500億美元,與世界船舶市場規模大致相當。我國海域共有油氣資源量約350-400億噸石油當量,但深海油氣開發技術和裝備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工作者國家,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據我國海洋石油2015遠景規劃,來來5年我國將有30多個油氣田有待開發,需建造70多座海洋平臺、新建或改造10多艘FPSO。預計國內將有上百億的海洋工程市場,年均增速會在20%以上。
3.舟山海洋工程裝備發展思路
隨著世界海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我國未來南海石油資源的開發,我國的海洋工程產業將蓬勃興起。舟山的船舶工業基礎、經濟條件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浙江將成為未來海洋工程產業有力競爭者。但目前,舟山在海洋工程領域起步晚、人才缺乏、制造與管理水平不高,又成為發展的制約因素。
我們可以總結新加坡和韓國發展海洋工程的歷程和經驗,提出舟山發展海洋工程產業的思路:
3.1 大力引進人才。
舟山船舶工業有很好的基礎,但海洋工程對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面的要求,要比船舶制造都要高。發展海洋工程高技術產業,首要問題就是人才問題。要一方面大力引起專業人才,對引進的人才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制造業務拓展的空間,另一方面注重培養本地人才成長。用利用當地學校與船舶企業的力量,借助于國內外先進教育力量,在三到五年內,造就一批高層次技術人才和復合型實用人才,要形成務實創新的風氣,踏踏實實地做好技術與管理。如新加坡雖然沒有一所學習造船的工科大學, 也沒有一所船舶設計和工藝方面的研究所。但按照其國家體制和具體情況, 引進世界各地人才,已成為東南亞海洋工程的一個基地, 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依靠的就是人才戰略。
3.2 與大型石油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海洋工程裝備與海洋工程船的用戶比較集中,不像普通船舶一樣,全世界有許多船公司企業都有需求,目前國內只有幾家的大型石油公司,如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等。根據我國海洋發展戰略,未來幾年,在南海及有關海域開發將需要大量海洋工程裝備。如幾年前青島就在黃島開始為中海油和中石油創造條件建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珠海的高欄港最近也準備打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舟山市政府要充分發揮舟山船舶企業的力量,利用舟山發展海洋經濟的地域優勢和區位優勢,引國內大的石油公司來舟山合作開發海洋工程產品確確實實發揮好舟山深水岸線的作用。
3.3 選擇有競爭力的船廠,高起點進入海洋工程領域。
在海洋工程領域,目前,我市只有個別企業進行海洋平臺維修,還有一些企業建造過海洋工程輔助船。但還沒有真正建造海洋平臺或有關海洋工程裝備。海洋工程領域是一個高風險、高技術、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我們不能按傳統的船舶建造的要求,去進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必須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海洋工程產業特點和發展趨勢,提出舟山發展海洋工程的具體思路,找到我們進行海洋工程產業的切入點,更好地實現我市海洋工程產業的快速起步與發展。
3.4 建議成立“舟山市海洋工程裝備技術中心”
建議在引進省內外的大院名所的同時,快速壯大舟山市自身的技術研發力量,要二條腿走路,要培養舟山在海洋工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團隊研發能力、裝備建造技術和管理水平,而不要單純地完全依賴外部的技術力量。
為此,建議由市政府科技局和海洋局等有關部門牽頭,組織舟山有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單位、有關船廠和有關高校的所有力量,成立“舟山市海洋工程裝備技術中心”,培養舟山自己的創新團隊,與省內外大院名所密切合作,快速提高舟山海洋工程的發展水平。(張兆德 傅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