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中國造船“牛市”隱藏憂慮 [發布時間]:2011-04-18

返回 打印

    工信部和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代表造船業競爭力的接受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和建造量三大指標方面,中國已經趕超了日韓,坐上世界造船業的“頭把交椅”。
    然而,國人應當清醒地意識到,是我國經濟的高增長帶來了中國造船業的快增長。中國明顯的勞動力優勢、內需市場以及技術方面與國外差距日益縮小,構成了近幾年中國造船業的“牛市”。在漂亮的成績單背后,中國造船業仍存在著許多短板,必須把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作為船舶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
    “世界第一”并非偶然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訂單量、手持船舶訂單量三大指標均超越韓國,成為世界造船第一大國。在過去一年中,中國造船完工量656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6%,其中海船為2078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7523萬載重噸,其中海船為2290萬修正總噸;手持船舶訂單量19590萬載重噸,其中海船為5695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4.6%。
    我國造船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廣東等沿海省份。其中,江蘇省遙遙領先,穩居第一。在造船完工量超過百萬載重噸的11家企業中江蘇省占9家,新承接訂單占世界份額高達21.6%,手持訂單穩定在7000萬載重噸以上。 
    中國造船廠發展如此迅速并非偶然,在受益于我國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中國造船企業憑借更低的成本以及為外國買家提供頗具吸引力的融資服務與日韓同行展開競爭。在全球經濟下滑時期,船舶買家有時會拖欠貨款,融資服務便是一種有效的“催化劑”。中國船主更愿意在國內購船,這對中國造船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此外,2009年我國造船行業加大了對造船業的扶持,當時推出了振興中國造船3年刺激計劃,鼓勵銀行為受到金融危機打擊的船廠提供貸款,并且允許向外國買家提供貸款。中國進出口銀行就陸續向國內最大的兩家造船企業提供1600億元的信貸額度,同時還向其他企業分別提供貸款。 
    中國造船廠能取得成功還在于它們在成本方面極具競爭力。多數中國船廠制造的是一些用于運送煤炭、鐵礦等貨物的較為簡單的散裝貨輪。這些船舶目前在市場占據了支配地位。
    “三大難題”影響前進步伐 
    當國人正津津樂道成為“世界第一”時,業界人士也不無擔憂地提出了這樣的思考:世界第一和漂亮的數據背后,恐怕仍然是那個大而不強的中國制造。此外,造船市場諸多的變數,也會給中國造船業未來的發展帶來重重困難。 
    在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分析師劉瑋看來,人工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攀升、人民幣升值正成為中國造船業發展面臨的 “三大難題”。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發布的分析報告稱,由于造船成本的持續上升,使得贏利空間受到沖擊。2010年,船舶行業勞動力成本費用支出呈逐月上升趨勢。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升3.01%,增加了船舶企業的結匯成本。2010年,國家連續6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兩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加大了船舶企業貸款融資的成本。此外,去年船用鋼材價格逐月上升,截至去年12月底,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8.29點,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2.62點,加大了船企的采購成本。 
    此外,我國船舶配套業發展依然滯后,提高本土化率進展緩慢;修船市場競爭激烈,行業自律有待加強;國際造船規則、規范變化與更新頻繁。這些都對我國造船業提出了嚴峻挑戰,成為行業發展前行路上的“絆腳石”。
    供需失衡  形勢復雜多變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船舶工業仍將面臨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加大,競爭日趨激烈,產業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國際航運市場波動加大,供需失衡局面不斷加劇,造船成本持續上升的局面,未來形勢將更加復雜嚴峻。 
    專家預計,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為1.5億載重噸,新承接訂單約為8000萬載重噸左右。由于造船完工量大大高于新接訂單量,到年底手持船舶訂單將大幅下滑。雖然市場供需失衡嚴重,但考慮到中、日、韓三大造船國匯率、鋼材成本等因素影響,今年船價下滑空間有限。 
    業界多數專家認為,今年隨著國際經濟復蘇勢頭放緩,船舶市場有效需求將很難得到進一步放大。但在總體低位徘徊中仍然存在增長性需求和結構調整帶來的需求。同時各船型差異化也帶來新的市場需求。由此看說,國際船舶市場復蘇的基礎還不牢靠,船價仍將在低位徘徊。預計我國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還會保持平穩增長,造船完工量存在著超過2010年的可能,新接船舶訂單、手持船舶訂單占世界份額比例或將維持現有水平。
    結構調整:新一輪發展契機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有關專家指出,企業要不懈地推進建立現代造船模式,以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為核心推進各項工作。加強生產精細化管理,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推進技術進步、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鋼材利用率、降低耗能等措施保持或提高贏利水平。 
    目前,我國船舶工業已進入產能集中釋放期,已承接的手持訂單將大量交付,保交船仍是船舶行業的重點工作。船舶企業應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協調與監控,加強與船東的相互溝通,以確保交船。另外,單純依靠銀行傳統的融資手段已不能完全解決船舶企業融資問題。專家建議,造船企業要創新融資模式,加強與各類銀企的合作,發展多種融資手段,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利用船舶產業基金、銀企基金等開發產業鏈融資模式。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有關專家說,面對國際市場諸多不確定性,船舶行業必須把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作為船舶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把推進科技進步,加快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能結構、生產組織結構調整作為船舶工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有專家認為,整個“十二五”期間可能都是船舶工業的結構調整期,即便“十二五”期間市場出現轉機,結構調整也仍然是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核心主題之一,這將是中國造船業新一輪發展的有利契機。(來源:中國水運報)

Copyright ? 2008 www.jjr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