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溫度達到了35度,鋼板溫度達到50度,焊槍打在鋼板上,空氣中的溫度達到70度。在金海重工中基造船基地,筆者看到了這一串火熱的數據和一個個火熱的工作場景。
在加工車間,筆者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名工人趴在鋼板上作標注,旁邊一臺龐大的風扇卻背對著工人獨自吹著。為什么不把風扇轉個方向呢?趴在鋼板上標識完畢的小伙子迅速起身,似乎看出了筆者的疑惑,用被汗水濕透的衣袖擦去滿臉汗水,指著正對著風扇的機器說:“天氣太熱,它也很熱啊。”原來這臺肋骨冷彎機,運作時間長了,加上氣溫過熱,容易出現故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人們將這臺唯一的風扇用于冷彎機的冷卻。小伙子說,我們忍一忍就過去了,機器停了可不行,加工車間作為造船第一關,一定不能讓生產慢在起步階段。
在船舶分段制作場地,筆者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穿著一身濕漉漉的工作服,腳蹬一雙沾滿灰塵厚重的勞保鞋疾步行走在一個個分段之間,時而攤開手中的圖紙,時而拿起手機緊緊貼近耳朵,在轟鳴焊機聲中大聲地說話,他是來自湖北黃岡的胡孝青,剛到中基從事室內工作,今年5月份主動申請到外場作業,恰逢氣候最熱的幾個月,他原本白凈秀氣的臉變得黝黑粗狂。小胡指向身邊正在制作的HB04分段說:“這個分段是船體分段中難度最大,作業環境最艱苦的分段,工人必須爬到水密艙進行全融焊。”筆者走近分段試圖向內張望,頓時一股刺鼻的銹鐵氣息夾雜著二氧化碳襲來,不由摒緊呼吸,轉身掩面。一會,一名工人佝僂著身軀從分段內鉆出來,“外面舒服,出來透透氣。”他叫王海軍,今年28歲,來自河南的一名電焊工。經詢問得知,由于天氣太熱,鋼板的溫度達到了50度以上,而打開焊槍作業時,身邊溫度達到70度以上,而且水密艙里空氣不流通,電焊產生的焊氣、二氧化碳回旋在密艙里,人根本不能呆久,所以他們通常每隔半小時出來透次氣。而且每次密艙作業必須是兩人在場,發生中暑、氣體中毒、昏厥等情況能互相照應,及時匯報。王海軍全副武裝,衣服已經被汗水泡得看不到一處是干的,額頭眼睛鼻子像被人惡作劇了,一條條混濁的黑色肆意涂鴉在他本來就黝黑的臉上。
進入位于6號船塢的J0032船艙,筆者把手碰到搭起來的索橋扶手就條件反射縮了回來,扶手被赤裸裸的太陽炙烤得無法觸碰。當雙腳踏進船艙,兩眼頓時漆黑一片,不禁迷失了方向,停了片刻方回過神來,原來是還沒適應從露天強光到艙室昏暗的過渡。當天該船正在安裝艉軸,負責該船建造的造船二部張益權部長與工人們簇擁在并不寬敞的船體底部進行艉軸安裝,從船體三層處俯視下去,下面光線暗淡,黑壓壓的人群圍在一起吆喝著,一股熱浪隨著吆喝聲滾滾而來。二部建造師羌強急切地告訴筆者“這已經是安裝艉軸第三天了,待艉軸安裝完就能吊入主機,隨后船頂部甲板就能蓋上,等待出塢了。蓋板裝上后里面作業就能稍微陰涼些。”但毒辣的陽光依然烤著鋼材,鋼板的溫度及太陽光的溫度繚繞在整個船艙內,空氣中還夾雜著油漆味、各種氣體味及各種機器氣息,然而,工人們沒有退縮,人人都在頑強的堅守著。事實,在高溫烈日下堅守的不只是J0032船艙內的工人,還有更多的中基人……。(中基船業 邵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