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國際海事組織(IMO)陸續制定了多個有關船舶設計和建造方面的新公約,對船舶工業技術的發展提出了諸多新課題,也對造船工業帶來了諸多新的挑戰和考驗。如何應對好這些新公約及其派生出來的新標準、新規范,對于中國船舶工業來說影響十分重大和深遠。為此,本《信息》開辟“新規解讀”欄目,介紹相關新標準、新規范――
GBS的推出影響深遠
――業內專家解讀近年來IMO有關新標準新規范⑴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國內造船企業對相關新標準、新規范的知曉程度還顯不足。當前,應抓緊開展有關宣貫工作,以幫助船舶企業及早更新知識觀念,做好應對新標準、新規范的各項準備工作。相關專家著重就即將實施的目標型新船建造標準(GBS)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目標型新船建造標準(GBS)”的想法源自于巴哈馬和希臘在2002年11月的IMO第89屆理一會上的一項提案。經過幾年來的反復討論,該標準的SOLAS修正案已經于2009年5月獲得海上安全委員會(MSC)正式批準,其符合性驗證導則獲原則通過。GBS的適用范圍為國際散貨船和油船,但也考慮在今后拓展到其他船型和安全領域,具體規定為:適用于長度為150米及以上的油船,以及在貨物區域中具有單甲板,頂邊艙和斜邊艙,長度為150米及以上的散貨船,但不包括礦砂船和兼用船。
據專家介紹,GBS的要點為:在船舶整個壽命期內,在規定的營運和環境條件下正常營運和維護時,在完整狀態和規定的破損狀態下,船舶設計和建造應是安全和環境友好的。該標準主要由5個層面組成,即:目標、功能性要求、符合性驗證、船級社規范和工業界標準。據最新消息,該標準將于2013年生效,2016年實施。
業內專家評估認為,GBS涉及船舶設計、建造、使用、拆解等多個環節,它的推出和實施對我國造船行業的影響將是十分重大的。一、根據這項新標準,船舶設計壽命應不少于25年,同時要求疲勞壽命應不低于設計壽命,這對極限強度和疲勞強度的計算結果會有影響,也對結構板厚的選取有影響,進而會導致對焊接強度、腐蝕增量等生產相關影響。二、在環境條件方面,該標準規定應按北大西洋環境條件和有關的海況進行設計,由此用于編制船舶運動和載荷方法的合理性需調整,不僅設計手段會受到影響,而且結構板材和型材規格都會發生變化。三、由于該標準對船舶的結構強度以及剩余強度、結構冗余度等都提出了新要求,會對設計方法、結構計算模型和安全系數的選取有較大影響,對船舶鋼材重量有進一步的要求,并使得焊接工藝試驗和焊縫質量檢測均需作出相應的評估,從而會增加造船成本。四、該標準對涉及船舶防腐的涂層壽命、腐蝕裕量作出了新規定,需對船廠現有的涂裝規范、涂裝工藝進行分析和修訂,也會影響到船舶建造周期和建造成本。五、該標準還對船舶的水密封和風雨密封完整性提出新的要求,也對我國的船舶建造及配套標準有影響。該標準對船舶結構和舾裝,提出“應采用人機工程原理進行設計和布置,以確保營運、檢驗和維護時的安全”,這些也會對設計手段產生影響。六、該標準對設計透明度、建造質量程序、建造期間的檢驗、拆船時的環境友好等也都有新的規定,均會給船舶設計和建造帶來影響。
專家指出,制定實施GBS的要旨,是對船舶設計和建造中的安全、環境友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關鍵是船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完整性和穩性,以將由于結構損壞包括導致進水或者喪失水密封完整性的損壞所引起的船舶損失或污染海洋環境的風險減至最小。因此,它還包括要求船舶是由在環境上可允許拆除的材料建造的;應提供安全通道、脫險、檢查和正常維護條件,以及有助于安全營運的船舶結構、舾裝和布置。這些都體現出更高的人性化和保護人類生態環境的要求,反映出船舶工程技術發展中所面臨的新挑戰和新趨勢。因此,中國造船業必須盡早熟悉和掌握這些新標準,及時采取充分的應對措施,從而順應世界新潮流,實現做大做強目標。(中國船舶報記者 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