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價不值錢,幾乎是每次航運業周期低潮必然碰到的頭痛事,全球首席航運咨詢機構─畢馬威會計師行(KPMG)全球航運部主管約翰.盧克在倫敦表示,曾經在去年航運業最高峰創下的船價,在今天的低潮期普遍急跌五成以上。不少買家或船商,包括希臘船東正蓄勢以待,以各種方式準備在市場“執平貨”。
該名主管指出,船舶資產價格泡沫早已破滅,目前是低價收購的最好時機。其中貨柜船由于貨量明顯不足,需求下降,運費下降,是受影響最嚴重的船種。分析師估計,一艘5年船齡的二手貨柜船,若配載2000標箱的運力,船價已經從去年約1500萬(美元,下同),大跌65%,目前價格最多是525萬元。在干散貨船領域,5年船齡的海岬型貨輪,已經由去年價值1.8億元,驟降至目前只值5500萬元。
5年海岬僅值5500萬
有分析師預測,在未來數月,二手船價還會進一步下跌至4500萬至4000萬元,即使一艘新下水的海岬型貨輪,船價也只是略高于原來的定價。德魯里海事咨詢機構董事總經理加德納表示,二手船市場有可能更加活躍,新造船的再銷售市場明顯地還有機會。
希臘船東是典型人棄我取的航運業“收買佬”,干散貨船商Diana船務公司表示,由本月開始,該公司開始在市場收購二手船,未來數個季度重點是放在海岬型和較小噸位的巴拿馬型船。
總裁麥格奴尼斯本月初對分析員稱:“如果我們小心地收購,再加上一些好運氣,完全有可能在航運低潮時成功地做到收支平衡和建立一支大船隊。”一部分買家希望在目前低船價之下,更換或鞏固現有船隊,還有人期望購買船舶長期經營租船業務,以保證收入來源。
至于其它如財困投資和禿鷲基金,目標是在等待航運業復蘇,船價上升時出售賺取一筆小橫財。目前,市場有傳聞私募基金也將介入此行業。
德國設基金收購二手船
分析員及船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表示,購買二手船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一位船務分析員表示,相對來說,船價仍然過高,還需要再等3至6個月,“這是一場等待中的游戲。”
德國金融服務公司HCI資本公司的航運部門,已經與總部在漢堡的全球船務集團Peter Doehle共同設立一個新基金。HCI資本以投資者名義計劃注入2000萬歐元(約2861萬美元)與Peter Doehle共同成立一個至少1億歐元共同基金。
HCI資本航運部門董事總經理舒爾特.特魯克斯表示:“如果該基金獲投資者接受,我們很樂意增加資本。”這位高層管理還表示,投資者將從船廠直接看到機會,因為一些潛在的買家不能接收本來可交付船舶,或者受財困的賣方雖已收船,但由于不能履行一些承諾,以致陷于僵局。“我們將看到一些船只本來可以投入市場營運,目前卻痛心地被迫出售。”
分析員表示,傳統的德國、英國和北美的銀行收緊對航運業的貸款,來減少他們自我曝光。
畢馬威會計師行船務部主管約翰.盧克表示,良好的營運者盡管沒有擴展自己的信用,但將繼續在市場賺到錢。但另一部分不會有機會,因為他們無法獲得信貸。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