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在船型的選擇上不盲目追求“做大”,堅持錯位經營,主攻1000~1500箱遠洋集裝箱船,在歐洲航運市場上創下了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在“小船”上做出了大市場。
像舜天船舶這樣靠準確的市場定位贏得發展空間的企業,在江蘇千余家船企中已屢見不鮮。船企產品的錯位發展,使得江蘇船舶工業形成了揚州以建造散貨船為主、南通以建造大型船舶為主、泰州以建造集裝箱船和大型油船為主的地域特色。
江蘇船舶工業的錯位發展,還體現在發展模式的差異化上。多年來,江蘇船舶工業形成了中外合資型、園區集聚型、科技先導型、工貿結合型、航運依托型、資本運作型等模式,多種模式共存并各顯神通,有力推動了江蘇船舶工業的發展。
錯位發展、差異化競爭,江蘇造船界形成了你追我趕、齊頭并進的競爭態勢,各家企業著力打造自已的獨家品牌,靠特色做精做強,可謂“錯”出了優勢,贏得了國際船舶市場的話語權。現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船市急轉直下,江蘇船舶產業還能逆勢快速前進,其錯位發展所形成的競爭力不可小覷。
當然,江蘇船舶工業能夠形成如此良好的錯位發展態勢,其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政府的扶持。據了解,該省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營造了一個鼓勵錯位發展、抑制同質競爭、創造良好業績的市場環境。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和《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江蘇省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引導船舶企業繼續走錯位發展之路。相信江蘇船企能憑借錯位發展打下的基礎和形成的競爭力,渡過目前的難關,繼續前行。(來源:中國船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