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對造船業影響在2008年開始體現,預計08~09年,全球造船業新船訂單同比將分別下滑超過40%,船價將進入調整期。但對于我國的造船龍頭企業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而言,由于良好的財務狀況、充裕的手持現金,影響則相對較小。從長遠看,船舶調整振興規劃將啟動我國造船業的新一輪洗牌,未來幾年我國船舶制造業將在企業實力、技術水平、產品品種上謀求更深層次的發展。
我國船舶工業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08年出口船舶占造船完工總量的73%。船舶調整振興規劃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將現行內銷遠洋船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長到2012年等,意欲為船東和造船企業開拓更廣闊的融資平臺。這一政策將對手中訂單充足的大中型船企產生更大的資金支持。盡管從總噸位看,中小民營企業所占比例沒有超過國有造船企業,但從企業數量上來看,我國民營小船廠則占了多數,船舶調整振興規劃對這類造船企業的刺激并不大。
普遍采取低價競爭策略的小型造船企業自身實力較弱,利潤較低,在接單時對船東信用的考核不嚴格,極易出現資金問題,加之得不到足夠的信貸服務,破產、被重組的命運將不可避免。相反,國有造船企業和大型民營造船企業在資金的支持下,具備兼并重組小型造船企業的能力。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造船業必將經歷新一輪的洗牌。在上一輪造船業洗牌的過程中,有實力的民營造船企業兼并了大量小造船廠,從而誕生出一批大型民營造船企業。今天,大型民營造船企業迎來了進一步壯大發展的機遇。當前造船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新船價格也全面走低,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國內航運企業可以借機更新舊船,實現船舶的更新換代,為今后的大發展奠定基礎。 (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