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其他造船國家之間在撤單問題上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日本船企、國際咨詢機構和經紀商一致認為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首先,日本造船是高端企業為高端客戶造船。一方面,日本船企的訂單很少來自那些出于投機目的而訂船的船東。船東出于擴大自身船隊規模的需求而訂船,一般不會輕易撤單,而且考慮到撤單對自身信譽造成的影響,他們在這一問題上會很慎重。另一方面,日本船企實力雄厚,在技術、產品質量和資金等方面都能為新船順利建造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絕大多數日本船企的訂單來自日本船東。這些船東與本國船廠之間早已建立了非常好的長期合作關系,即使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雙方關系依然牢固。如三光汽船、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和川崎汽船等日本四大航運公司最近也表示,雖然會調整未來的擴張計劃,但他們仍有一些較大的造船項目,而且可以預見未來4年內其船隊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再次,日本船企交付在2009年和2010年的船舶的訂造時間要比同類船在中國和韓國的訂造時間早,船價相對也低一些,而近期承接的訂單大多數交付期都在2012年或2013年之后,因此,船東還不急于作出撤單的決定。
最后,日本銀行是亞洲銀行中受次貸危機以及隨后爆發的金融危機影響最小的一個。因此,一些從事船舶融資的日本知名銀行,如瑞穗銀行等,還在繼續為有合作關系的國內船東提供貸款。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日本國內近幾年幾乎沒有新建船廠。日本船企在海外的擴張并不少見,但在日本國內試圖擴張的計劃大多會被堅決地否決掉,因為他們牢記上世紀80年代造船業大蕭條時30%的造船能力被削減的前車之鑒。 (中國船舶工業市場研究中心 孫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