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來,我市涉外修造船業連續5年保持高速增長。目前,造船企業任務飽滿,骨干船廠訂單已排到2011年,船舶工業良性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今年下半年,特別是近兩個月以來,船舶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日益趨緊,國際金融市場由動蕩演變為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際貿易急轉直下,融資環境日趨惡化,我市修造船業和其它行業一樣也遭受到嚴重沖擊,本來看好形勢,現在發生很大變化,遇到了不少問題和困難,各個船企將面臨嚴重考驗。下面就有關情況作一些膚淺分析。
一、2008年1-9月份涉外修造船業形勢
今年1-9月,船舶出口依然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出口額達到10.3億美元,同比增長62.5%,占全市出口額44.4%,有10家企業出口額在1千萬美元以上,其中常石集團2.9億美元、揚帆集團2.4億美元、歐華船廠2.0億美元。外輪修理業務也穩定上升,20家船廠共修理外輪579艘,產值24.11億元,同比增長57.5%,占全市修船產值40.2%。與此同時,訂單承接也接踵而來,到10月底止,全市手持船舶制造出口訂單共計1215萬載重噸,占手持訂單總量73%。訂單主要來自德國、挪威、希臘、韓國、日本、印度、土耳其、香港等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挪威的訂單最多,有432.2萬載重噸,占全部手持出口訂單25.95%,主要船型為8萬噸、17.6萬噸散貨船及32萬噸大型油輪;出口德國的訂單238.1萬載重噸,占手持出口訂單16.7%;出口希臘的訂單136.8萬載重噸,占手持出口訂單9.61%。從要求打造的船型來看,在500總噸以上的船型有30多種,分別為0.8萬噸-17.6萬噸散貨船、700TEU-5300TEU集裝箱船、11萬噸級油輪、32萬噸超大油輪、5萬噸級以下多用途船、5.2萬噸浮式儲油船、5000車位滾裝船等。根據以上出口船舶訂單交付計劃,預計到2010年,歐華、揚帆、常石、金海灣、中遠、正和、五洲等主要船舶出口企業年造船產量可達到400萬載重噸,如果再加上太平洋海洋工程、 產業重工、東海岸船業等一批新落戶的項目建成投產形成的增量,船舶出口額有望突破50億美元大關。相對于造船而言,外輪修理迅猛勢頭下步可能要有所抑止,盡管三季度產值達到24.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7.5%,但國際金融風暴和世界航運業萎縮所帶來的雙重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一個產業的快速發展,下步增長勢頭可能放緩。
二、國際金融風暴對涉外修造船業的影響
2002年全球航運經濟復蘇后,航運業獲得了繁榮發展。反映航運景氣程度的“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一路攀升,從2003年的3000點,上升到2008年5月的10000點。但之后一路下挫,到10月跌破到1000點,半年時間,這一指數已經從盈利巔峰步入谷底,點數亦創下2005年8月以來的新低。國內外散貨運輸市場行情持續下行,運費大幅下降,如秦皇島――寧波航線從最高150元/噸,下降到現在45元/噸;巴西至中國運費也出現同樣情況,已經從5月份104美元/噸降至10月的17.88美元/噸,回落幅度達到83%,而且跌勢仍未有見底的跡象,加之高位油價,船員費用的增加,船舶保險費上漲,船東的運營成本大增,收益大幅縮水,部分航線面臨虧損的境地。航運市場劇烈波動直接影響了船東的訂船需求。同時,美國次貸危機引起全球金融風暴,使得金融機構流動性受到極大沖擊,部分機構甚至到了瀕臨破產的境地。在金融機構信貸規模整體收緊的情況下,船東的融資需求必然會受到沖擊。近期部分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從嚴審批造船融資請求,有些甚至作出了暫停船舶融資項目的決定,從而使船東融資愈發困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外造船業從第三季度以后漸入下行趨勢。我市涉外修造船業也不例外,問題和困難逐漸顯現。修船方面:1、訂單出現回落,修造量有所減少,船東已對修船表現出拖后觀望的態度,部分外輪修理企業原來在11、12月份應被確認的修船訂單,至今沒有回音。2、改裝船業務基本停止,明年,舟山大型船舶修理企業基本沒有改裝船業務,修船產值將有可能下降。3、修船價格開始回落,船東對修理期由著急轉為不著急,價格談判權漸漸由船廠轉向船東,與9月份相比,修船價格已下降15%-20%。4、資金回籠速度減慢,財務風險增大。由于航運業的蕭條,船東拖欠修理費的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造船方面:1、生效訂單暫時影響不大。我市規模以上造船企業手持訂單1000多萬載重噸,這些訂單計劃已排到2010年-2011年,并且已支付20%以上定金,有的高達50%-60%,船東均未提出撤單要求。2、第三季度新承接訂單數量大幅回落。由于次貸危機和航運業快速回落等影響,造成船東融資困難和對航運市場信心不足,普遍對當前船市抱觀望態度。從第三季度情況看,全市基本無新船訂單承接,特別是下半年金融風暴凸顯,訂單洽談急劇下降,意向訂單多數暫緩。3、部分中小型造船企業將面臨困境。因為他們接單形式與大企業不一樣,主要以船臺出租或來料加工為主,事先一般無定金,造船主動權主要控制在船東手中,在當前航運市場不景氣的狀況下,絕大多數船東放緩了造船計劃,下步可能會發生船臺閑置的情況。
三、涉外修造船業下步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要正確認識宏觀環境對我市船業發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客觀分析當前船舶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必須弄清產品結構性過剩并不代表行業性過剩,對整個行業發展趨勢應有一個再認識。
二要沉著應對國際金融風暴,努力保持當前生產經營形勢穩定,特別是手持訂單的造船業務,要作為眼下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保證按期交船。
三要及早采取措施,加快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將產品盡量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目前,全市造船訂單以散貨船為主,約占訂單總量3/4,按照今后船市的發展方向,散貨船訂單有相當風險,所以產品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四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努力在修造船時間、質量、成本、生產工藝和產品類別上多下功夫,促使修造船業縮短時間、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此同時,要加強船塢的轉換利用,走修造結合的道路。
五要提高國際貿易糾紛的防范能力,認真分析手持訂單及市場情況,要防止船東在融資困難和航運市場蕭條的情況下,對船舶質量提出更多的挑剔,以達到拖期付款和違約目的,所以要從金融和法律等方面作好應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