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浙江省海運集團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船體車間看到,等離子自動切割機發出藍色的光束,鋼板按照設計程序被整齊地劃開,一條按照國際共同結構規范設計制造的57500噸級散貨船正在加緊下料。這是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按照國際共同規范設計制造的第二艘散貨船。
船舶結構共同規范(簡稱CSR)于2006年4月1日正式生效。CSR規范與常規規范相比,設計理念超過了原來結構設計范疇,對結構的設計和建造提出了更多更嚴的要求。按照CSR新規范設計建造有利于降低船舶維修保養成本,可以延長船體鋼板和船舶結構附件的有效工作壽命,減少船體裂痕或者結構斷裂發生率。
業內人士稱,船舶結構共同規范是國際造船界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內統一船舶設計的規范,旨在造出更安全更牢固的新船。共同規范的實施在海事領域引發了一場全球性標準體系的變革,給世界航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今年5月28日,由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CSR54500噸級散貨船成功交付給船東,五洲人無比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世界第一艘CSR散貨船是由中國人制造的!”經過3個月營運,專家們對首制船設計、建造質量和運行結果給出了高度評價。該船的各項指標完全達到了“安全、環保、健康、經濟”的預定目標,“具有優異的安全可靠性和運行經濟性”,“為中國造船的新規范、新標準的應用,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創新之路”。
據了解,目前舟山有6家左右船舶修造企業在打造符合共同規范的散貨船,舟山五洲公司還將建造此類船舶8艘。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