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一度高歌猛進的中國造船業今年下半年以來漸陷困境。然而,寧波一造船企業正迎來新的巨大發展機遇。記者昨天通過有關方面采訪證實,全省目前最大的造船企業――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最近可能獲得一個銀團的總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巨額保函授信,這將為該企業的強勁發展注入更大的強心劑。
據了解,這個銀團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組織牽頭,還包括建行、中行等十多家商業銀行。其在浙江省操作巨額銀團保函項目,金額高達80億至100億美元,將重點提供給包括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在內的浙江三家大型造船企業。據了解,該銀團最近已經來過寧波,并于十月末與浙江造船有限公司進行了業務溝通會,銀團已初步決定擬為該公司提供總額達數十億美元的巨額保函授信。而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筆授信額度可能將為35億美元,為浙江這三家大型造船企業中最大金額。
“這樣的巨額保函授信,對造船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寧波船舶工業協會一有關負責人昨天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以造一艘5萬多噸的散貨船為例,如果沒有銀行中間給具保函授信,在船東未事先給付船款的情況下,造船企業就需墊付至少幾千萬美元的資金。這種情況下,造船企業不但資金壓力巨大,還需承擔巨大風險。而保函授信,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造船企業規避資金風險。
在國內諸多造船企業紛紛遭遇訂單取消或停產減產等經營困境的形勢下,該銀團為何仍然這么看好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衡量國際海運市場興衰的“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近5個月跌幅高達90%多,很多海運公司選擇了暫停航線運營。作為航運公司上游的造船廠來說,隨之而來的是船東撤單風險加大,融資困難,由此,受沖擊最大的就是建造散貨船、集裝箱船為主的國內造船企業。
但記者在現場采訪時了解,到目前為止,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沒有遭遇任何造船訂單取消的情況。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未雨綢繆,著手進行技術改造,加快產品的升級轉型。他們投入14億元巨資改造完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高科技海洋石油平臺船生產線并于2007年10月投產。利用該生產線,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一年可生產海洋石油平臺船40艘以上。這種船舶由于技術含量較高,目前市場需求穩定。僅今年一年,該公司就交付了10多艘該類船舶,不少船東還在追加訂單。
據悉,因技術改造升級及時,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改制5年來發展迅速,2008年產值將達到45億元,比2007年增長60%以上。目前,公司的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2012年。(中國船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