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運價暴跌 船東大撤訂單
本報駐浙江記者 白林淼、何暉
美國金融海嘯嚴重沖擊國際航運業,受運費暴跌影響,個別國際航運破產或停業。國際航運業的危機直接影響造船業,許多船東撤銷造船訂單。擁有200多家船企的浙江是當前中國內地第三大船舶制造基地,在這股突如其來的國際航運危機中未能幸免。據消息人士透露,浙江臨海的一家船企當前已正式收到撤單通知,而許多企業也陸續接到訂單延后的通知,浙江船企漸面臨新一輪的經濟危機。
波羅的海干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 BDI)是國際航運運價的風向標,但該指數卻從今年5月20日高峰值的11793點暴跌至11月27日的733點,跌幅高達94%。BDI的下跌,讓航運企業、船東日子越來越難過,于是最近幾月,船東開始撤單,且數量不斷增加。
BDI指數暴跌逾九成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至8月份全球累計共有94艘新船訂單被撤,其中中國被撤的訂單就有21艘。申銀萬國研究中心一份統計資料也表明,今年9月,中國造船業新接訂單為693萬載重噸,同比減少66%;1月至9月共新接訂單14285萬載重噸 (3886萬修正噸),同比減少26%。
“不久前,一家由溫州樂清人在臺州臨海投資的大型船企,收到海外撤單的消息,現已是圈內的一個公開秘密,但同時,其他好幾家船企也接到國外船東要求船期后延的通知。”浙江樂清一船企負責人表示。
成品船迫當廢鐵出售
不久前,《浙江省重大專案建設行動計劃》將造船業列為重要的一項,其中浙江舟山市,列入該行動計劃的全是民資造船專案,其中就包括投資38.8億元的金海灣船業,投資14億元的太平洋海洋工程。對此,浙江大學經濟系主任葉航教授指出,浙江民營企業在享受造船業“幸福時光”的同時,風險也將伴隨而致。
據業內人士透露,樂清七里港一帶當前至少有10多艘商品船賣不出去或停工,只能停在那邊,價值低則數千萬元,高則上億元。
而另一名船舶行業的知情人士也告訴記者,浙江湖州、溫州等地的一些船企,他們會先墊資造船,然后拿成品到市場上尋找買家。但面對需求減緩,成品船難以下水,為求脫手就只能將船以重量計算,當“廢鐵”出售。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