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難以預料的風險接踵而來,9月,美國金融危機又如同洪水猛獸正迅速波及全球,全球金融危機全面暴發,股市暴跌!樓市暴跌!商品市場暴跌!全球發生信用危機!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紛紛面臨著倒閉,產品進出口、汽車行業、紡織行業等均嚴重受到美國金融危機打擊。我國船舶業,這一"中國制造"的支柱也面臨著金融風暴嚴峻的冬天。
船舶制造工業是典型的軍民結合產業,不但是中國工業現代化和創造就業機會的催化劑,更是中國致力于成為海洋大國的一個關鍵跳板。我國造船歷史比較悠久,據史書記載:“舟船之盛盡于江西”,遠在秦漢時期,出自農民起義和反秦活動的頻繁戰事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船與人民的淵源便日漸加深。新中國建成后,我國造船業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南糧北運的重要交通工具。自20世紀中起,全球航運市場復蘇,出現了運力供不應求、運價大幅上漲的情況,各大航運公司開始大量訂造船只。歐盟的貿易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制造了全球新船中的13%;而2005年,我國造船產量達到1212萬載重噸,占世界市場份額攀升至17%。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造船完工量為102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6%;手持船舶訂單1921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2%。從目前的手持訂單推斷,雖然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但中國船舶業仍處于上升期,預計2011年中國主要三大類造船總量將位居世界第一。一艘船從訂單到下水交付,一般需要3-4年,而大多數觀點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的嚴重影響期會在未來三四年后結束。在上個世紀50年代英國是世界船業老大;1956年后,日本超過英國;2002年,韓國取代日本位居第一至今。未來三年中國造船完成量仍將以35%的速度增長,2013年前后,中國將成為第一大造船國。
在全球經濟需求退減的情況下,目前我國船舶業情勢令人擔憂,銀行等金融機構為減少風險而紛紛勒緊了保函抵押貸款的"口子",不僅在為造船企業或船東開具抵押保函的審核上慎之又慎,而且提高了開具保函的門檻。同時國內股市和全球股市低迷,一些國內民營和合資船企原本的IPO(公開募股)計劃也遭遇挫折。兩條"帶子"捆住國內船企的發展讓一些民營和合資船企IPO計劃遇挫。(來源:慧聰機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