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船成交量明顯下滑,船廠融資難度加大,紅火一時的船市已經出現拐點。昨日,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副處長譚乃芬在2008年(第六屆)中國鋼鐵產業鏈發展與投資峰會上作出預測,國內部分新建船舶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2009年新船價格可能會有一定幅度下滑,航運和造船市場下行的態勢已經顯現。
BDI半年大跌89%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加劇,航運市場供求關系出現惡化,八九月全球新船成交量明顯下滑。據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統計,8月份全球新船成交130艘、1406萬載重噸,比7月分別下降54%和38%;9月繼續大幅下挫,新船成交量為93艘、696萬載重噸,僅為前三季度月均成交量的42%。
譚乃芬稱,八九月國際航運費率出現巨幅下挫,造船市場新船成交持續走低,航運和造船市場下行的態勢已現。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國際造船市場將延續下行態勢,2009年行情繼續走低。
短期內,隨著造船市場環境繼續惡化和新船成交量逐漸下降,克拉克松綜合海運指數出現深度回調、波羅的海干散貨價格指數(BDI)大幅下跌、新船成交量明顯減少,長期堅挺的新船價格開始下降、二手船價格出現加大幅度下滑,造船產能過剩,船廠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
BDI在今年5月創歷史最高11793點后,截至10月22日下降至1221點,下跌9846點,跌幅達89.65%。
風險加大 造船業成高危業
由于銀根縮緊,各船廠融資難度正在加大。譚乃芬說,美國次貸危機已讓主要從事船舶融資信貸的金融機構紛紛增強了對船舶信貸融資的風險意識,部分銀行已將造船業列入高風險行業。
據部分船廠反映,金融機構已提高了船舶融資的貸款利率,加強審查力度,船廠獲取付款保函難度也開始加大。
譚乃芬認為,一大批新建造船企業,由于生產能力形成不久,沒有造船經驗,缺乏市場基礎,本身資金、技術實力有限,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
工業和信息化部也指出,將嚴格控制新的投資項目,今后一個時期,原則上不再核準新造船項目。譚乃芬預測,當前造船企業手持巨大的訂單量和總造船成本上漲等因素,雖然能起一定支撐作用,但2009年新船價格會有一定下滑。
由于近兩年的散貨船市場火暴,致使國內企業承接的新船訂單大部分為散貨船,而且中小型船舶比例偏高、大型船舶訂單比例較低,不利于企業抵御市場風險。截至9月底,我國手持船舶訂單21083.6萬載重噸,其中散貨船的比例高達64.1%,油船和集裝箱船的比例分別為24%和7.5%。來源:航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