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度勢•運籌”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海運(中國)年會五日至六日在被喻為“浪漫之都”的大連舉行。由于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動蕩和不安,全球經濟下滑威脅著全球貨運量的增長,所以今年年會的話題并不浪漫,甚至于有些許沉重。
自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浪潮席卷全球,香港股市、日本股市、歐洲股市出現大的調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世界經濟增長減緩甚至出現衰退。許多新興經濟體也經歷著本幣貶值,貿易逆差,財政赤字,股市暴跌,樓市崩盤的痛楚。作為世界經濟“晴雨表”的海運業首當其沖,新船訂單接連出現撤銷,BDI指數連創新低,世界海運業正面臨著驚濤駭浪般的挑戰。
面對當前急轉直下的航運市場形勢,航運企業利潤空間被擠壓得所剩無幾。英國勞氏船級社總裁RICHARD SADLER先生稱,船舶設計和建造是船舶生命周期的第一步,也是提升船舶運行效益的重要環節,船廠只有真正做到設身處地的為船東著想,才能與船東共生共長,這不但是船廠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也是當前市場低迷時期吸引船東訂單的關鍵所在。
與會者認為,由于船東和船舶運營商將會比以往更加注重船舶的節能降耗和經濟性能,安全、環保、節能型船舶是迎合當前國際市場環境的迫切需要,船廠在新船型的研發以及優化現有船型上,除了滿足不斷推陳出新的新標準、新規范之外,還需融入節能降耗的設計理念,切實考慮到船舶運營過程中的經濟性和實用性,提升船舶生命周期服務。
與會者一致認為,通過合作模式是提高船舶運營效率的首選方案。就是在船舶的整個運營周期內,建立基于共同的商業目標以及績效要求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達到通過更多合作、規模經濟和運力的有效使用等手段降低成本目的。
與會者分析,在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浪潮中,大的造船企業的抗風險還是很強的,因為他們的定單往往都排到了二0一三年以后,受到最大沖擊的應該是船東。而航運業的新型合作伙伴將會有金融家、設計者和造船商、船東、修船商、政府協調人和船級社、市場與貿易分析師以及承租人等共同組成,船東在不斷更新船舶運營的實時信息的同時,獲取提高對船況、歷史、提高設計的潛在風險及驗船計劃的意識,同時對承租人具有更大吸引力。來源:航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