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三年起,全球航運市場開始復蘇,出現運力供不應求、運價大幅上漲的情況,全球各大船公司也開始大量訂造船只。受此行情影響,世界造船市場在二00二年底開始走出低谷,迅速復蘇,二00三年至二00六年出現了多年難得一遇的火爆行情。
在行業全面復蘇背景下,廣州造船產量、新船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創歷史新高,造船工業迅速崛起。
廣州地理位置優越,是從東北亞到東南亞的地理中心,南沙開發區地處珠三角幾何中心,不僅擁有發展造船業所必需的優良深水岸線,還擁有世界水平的港口,而大力發展機械裝備工業是廣東省和廣州市的產業發展政策,船舶制造業更是其中重點發展內容之一。
二00六年,廣州制造的船舶已銷往全球二十二個國家和地區,船舶出口增勢強勁。據廣州海關統計,二00六年廣州出口各類船舶一千五百多艘,價值六點九億美元,再次創下廣州船舶出口的歷史新記錄,出口額占全國船舶出口額的百分之八點七,以廣州船舶制造為主的珠三角地區已成為繼長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之后的全國第三大船舶出口基地。
縱觀廣州船舶出口形勢,主要船型出口均價呈現量增價升的良好發展態勢。二00六年,廣州出口的船舶以載重量不超過十萬噸的成品油船和可載標準集裝箱船為主。一系列數據顯示,廣州制造的船舶附加值在不斷提升,出口船舶檔次在不斷提高。
作為廣東乃至全國的重點造船企業,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去年船舶出口額分別大幅增長五成和三成七,已成功躋身全國船舶出口額最大的十家企業之列;這兩家企業出口額也已占廣州當年船舶出口額的七成四。廣船國際和文沖船廠去年出口的船舶單船均價大幅增長,顯示出廣東造船龍頭企業的船舶制造科技含量正在逐步提升。
中國國務院日前通過的《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中國將集中力量建設長江口、渤海灣和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這對于完善中國船舶工業產業布局,促進廣州地區船舶工業結構升級,做大做強廣州船舶工業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二00三年八月,中船集團公司與廣州市簽署協議,廣州市在南沙龍穴安排岸線四點五公里,腹地縱深一點三公里的地域建設造船基地。按照規劃,建成后的南沙龍穴造船基地將成為世界一流、華南最大、最現代化的造船基地,年造船能力將達到二百萬至三百萬載重噸,產品涵蓋大型油輪、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和大型海洋工程,并具備修理各類大型船舶的能力。
二00六年十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在北京舉行建造四艘三十萬噸超大型油輪合同簽字儀式,廣州南沙龍穴造船基地將承擔建造任務。此舉標志著廣州打造世界一流、華南最大現代化造船基地取得重大的實質性進展,廣州未來船舶出口將駛向更廣闊的天地。來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