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驟減 融資困難
------亞洲造船業寒冬來臨
【英國《金融時報》10月7日報道】題:亞洲造船企業面臨破產的可能
據高管人員、銀行家和分析人士說,由于船東取消或推遲訂單,亞洲造船企業面臨需求驟減的狀況,部分造船企業可能因此破產。
這一問題在中國可能尤其嚴重。中國現在正在挑戰韓國世界最大造船國的地位,但中國很多新興造船企業都屬私人所有,這些企業要想擴大各自的規模,首先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
造船企業的困境源自航運業和銀行業兩個方面,銀行無力或不愿為船舶訂單提供融資使得交易放緩。全球大宗商品航運成本基準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已經下跌到了4個月前的1/4。
香港船東會執行董事包榮說:“我們(看到)銀行不再為新船提供資金。在經濟如此不穩定的時期,建立起這么龐大的造船產能,讓人十分擔憂?!?BR> 得益于亞洲經濟長達十年的繁榮,亞洲造船企業2011年前的訂單全部訂滿。這也為規模較大和效率較高的造船企業提供了一定的緩沖,但中國一些新興企業現在卻在爭相提供退款保證,為的是獲得合約。
船舶經紀公司華林公司常務董事邁克爾?伯利說:“業務普遍驟降,大型船舶所受影響最大。我肯定目前有些訂單無法完成?!?BR> 中國有多達7家造船企業曾表示要進行首次公開上市,以便籌集到自身迅速增長所需的資金。銀行家說,但是,其中一些企業正試圖從金融機構募集大量資金。
然而,銀行在提供資金時附加了嚴格的條款,同時還將放款比率從占造船費用的80%左右削減到60%左右。(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