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船舶制造業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發布時間]:2008-10-14

返回 打印

    一、數據

  行業經濟發展平穩手持訂單量持續增長

  行業經濟效益穩中有增

  1~5月,全國規模以上1149家船舶工業企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完成工業總產值1410億元,同比增長57%;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754億元,同比增長65%。

上半年,全國出口船舶完工量80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8%,占造船完工量78.3%。

  1~5月,全國規模以上346家船用配套設備制造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同比增長89%;實現利潤總額8億元,同比增長130%。上半年,完工船用低速機109臺/145萬千瓦,中速機3359臺/169萬千瓦。

  專家指出,以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到年底船舶行業基本可以完成“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工業增加值超過800億元,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15點”的年度發展目標。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報告指出,盡管面對眾多不利因素,但我國船舶行業還是在上半年有突出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船舶工業生產總量快速提高、規模經濟效益使得企業盈利穩步提高;船舶企業采取加大首付款比例、遠期結售匯、在合同中附加匯率風險共擔特別條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減少了一部分匯率損失;船舶企業加強降本增效,提高鋼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經濟效益繼續提高。但是,由于船舶生產周期性較長的特點,鋼材漲價、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在2008年上半年經濟指標中尚未充分顯現。

  造船完工量低于新接訂單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造船完工量102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6%;新承接船舶訂單366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手持船舶訂單1921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2%。應該看到的是,正是因為造船完工量低于新接訂單量,才造成手持訂單量的增長。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在年初接受本報專訪時,就曾預測今年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按英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對世界造船總量的統計數據,我國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26%、39%和34%。

  但7月份,造船業的新接訂單量出現了反彈,全球新船成交超過2000萬載重噸,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而我國船企囊括了約全球60%市場份額,接單量達到1191.1萬載重噸,位居全球第一,而并不代表船市出現重大轉折。

  據統計,在國際造船市場成交總量出現下滑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我國承接新船訂單市場份額也有所下降,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去年我國承接了較多的新船訂單,絕大多數新興船企的船位趨于飽和;二是全球船市回調,今年上半年全球新接訂單比去年上半年下降幅度達30%;三是全球經濟放緩和通貨膨脹抬頭將導致全球經濟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而且不確定性因素增加,船東和船企持觀望態度,承接訂單趨于謹慎;四是目前韓國船企具有較高的技術競爭優勢,超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LNG)高技術船等訂單大部分落入韓國企業手中。

    二、運行特征

  制造周期縮短高技術船舶與地方船企發展迅猛

  大批船舶實現提前交付

  在年初,對于船舶企業能否按時完成訂單還是業內共同的擔憂,其間有關部門也通過各種方式對這一問題進行調整。

    今年上半年,我國船舶企業深入推進建立現代造船模式,加強生產計劃管理和組織協調,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骨干企業大批船舶實現提前交付。據統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半年完工的船舶平均比合同期提前3個月,江蘇省90%以上的船舶實現按期交付。

  同時,主流船型建造周期不斷縮短。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建造的30萬噸原油船(VLCC)和4250TEU(標準箱)集裝箱船的水下建造周期分別縮短到38天和34天、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建造的17.7萬噸綠色環保型散貨船平均生產周期260天,比2005年縮短了252天,達到了國際同型船的建造水平。

  高技術船舶建造取得突破

  上半年,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LNG船首制船成功交付,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8條1335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新承接4艘高速客滾船,這標志著我國在高新技術船舶建造上又邁進了一大步。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成功交付3萬噸導管架下水專用駁船,結束了我國只能租用大型導管架下水駁船的歷史。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開工建造了國內首座3000米水深半潛鉆井平臺、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一座半潛式采油平臺,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開發建造取得新的突破。

  船舶承接大型化趨勢更加明顯。上半年,新承接VLCC16艘,占油船總量的94%;好望角型散貨船47艘,占散貨船總量的34%;5100TEU以上集裝箱船14艘,占集裝箱船總量52%,其中13350TEU集裝箱船8艘。在7月份的新接訂單中,VLCC同樣占據不小的份額。

  地方造船企業發展迅猛

  地方造船企業快速發展,一批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大型地方造船企業脫穎而出。上半年,除中央企業(包括兩大船舶集團、中遠集團、中海集團、長航集團)以外的地方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訂單、手持船舶訂單,分別占全國總量的47%、48%和43%。江蘇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江蘇新世紀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3家企業,造船完工量進入全國前十名。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江蘇韓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4家企業,承接新船訂單進入全國前十名。

    三、問題

  制約因素仍未擺脫船舶制造業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雖然船舶行業在2008年上半年所面對的問題仍與業內人士去年的預測相吻合,但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以及金融市場的動蕩,都使船市面臨著不確定性。

  人民幣升值壓力大

    進入2008年,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上半年對美元累計升值已高達6.5%。雖然船舶企業運用加大首付款比例、及時結匯等方式對沖了部分損失,但人民幣幣值呈單邊上升之勢,加上國內應對匯率風險的金融衍生品種較少,仍使以出口為主的船舶工業承受了較大的匯兌損失。

  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僅匯率上升一項就增加全行業成本約14億元。下半年,若人民幣繼續大幅升值,對船舶工業沖擊將更加難以消化。此外,為減少凈結匯,不少船廠不得不優先采購國外船用配套設備,不利于提高船用設備國產化率,也制約國內配套企業的發展。

  原材料價格出現波動

  上半年,船用鋼材漲價大幅上漲,給船舶企業帶來了巨大成本壓力。特別是2008年建造的船舶不少是符合共同結構規范的船舶,各種船型用鋼量上升幅度在3%~7%之間,更增加了造船企業的成本。

  據統計,截至6月底各種規格的船板價格平均由年初的5800元/噸,上漲到7600元/噸,漲幅超過30%。

  但進入7月后,船用鋼材價格開始出現持續下降,在降低船企成本的同時,不少船企對船價因此下降而感到擔憂。尤其是我國的民營船企,本身在價格上沒有太大的優勢,很可能因而選擇低價接大單,這也使7月的新船訂單量上漲。有分析指出,由于目前船企新接船價仍處高位,如果原材料價格回落,船企盈利空間無疑將更有保證。

  船用配套設備緊張

  上半年,由于造船量大幅增長,對船用中低速柴油機等配套產品的需求大幅攀升,船等機的情況越來越多。由于國內市場供不應求,企業只能依賴進口。據海關統計,上半年,船用柴油機進口量同比增90%。此外,甲板機械、舵機、螺旋槳、閥門、齒輪箱、低速機曲軸等配套產品都出現供不應求,個別企業由于主要配套產品供應不及時已造成拖期交船。

  企業的管理與研發有待加強

  近年來,我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快速增長,造船完工量逐年大幅增加。一些企業急于多交船、早交船,放松質量、安全等管理工作。個別新投產的中小型造船企業,由于設施、技術、管理、人員等各方面力量不足,產品質量下降的因素增多,造船合同拖期交付的現象有所上升。

  上半年,全球超大型船舶和高技術船舶成交活躍,但我國船舶工業的技術實力和水平與先進造船國家相比,還存在船舶設計技術儲備不足、造船管理技術和信息化應用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因此,這導致船東爭訂的VL鄄CC和萬箱級以上集裝箱船70%以上落入韓國企業手中,高技術船LNG更是全部被韓國企業囊括。

    四、趨勢

  短期市場依然向好中期調整壓力將不斷增大

  當前國際造船市場興旺依舊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指出,2008年上半年國際造船市場出現適度回調,但是成交依舊活躍,新船價格持續堅挺,個別船型價格仍實現可觀漲幅。

    據克拉克森統計,上半年全球承接新船訂單量1177艘、8605萬載重噸,同比分別下滑47.8%和30.1%。但是,以載重噸計,2008年前6個月成交量僅次于2007年同期水平,與2006年基本相當。克拉克森新船價格綜合指數由去年末的182點上升至現在的186點,再創歷史新高。其中,VLCC型原油船新船價格達1.57億美元,比年初增長2%,成為價格上升最快的船型。

  盡管7月我國新接訂單量出現回升,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仍堅持之前的預測。中國船舶行業協會的專家表示,由于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明朗,船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但由于船舶工業經濟對宏觀經濟的反應存在滯后性,下半年國際船舶市場有望繼續延續上半年的走勢。據測算,全年成交量將達1.72億載重噸,如果考慮到日本船廠實際承接情況,2008年全球新船訂單總量超過2006年,成為造船史上僅次于2007年的第二大高峰年。

  另外,充足的手持訂單、不斷上升的原材料成本和日益短暫的交付期,都可以確保新船價格持續堅挺,但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已十分有限。據預計,2008年我國全年新船成交量將略低于去年,按我國手持船舶訂單統計,造船完工量將超過2200萬載重噸。

  中期市場調整壓力不斷增大

  業內人士指出,7月訂單的回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船企對船價下調的擔憂,導致企業集中在鋼價進一步下調之前簽單,這也是對船市缺乏信心的一種表現。鑒于當前國際船市成交依舊活躍、新船價格持續堅挺、中期市場調整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中國船舶行業協會建議國內造船企業要抓住行情興旺的有利時機,爭取在船市下調之前積極承接一批高價船訂單。

  專家強調,目前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正面臨航運市場震蕩、人民幣匯率上升、勞動力價格上漲、船用配套產品供不應求及新標準新規范出臺將提高造船工藝和技術水平等風險,各船舶企業要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如通過遠期結售匯、組合貸款以及在合同中附加匯率風險共擔等特別條款,以應對美元的不確定性和人民幣升值。另外,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以降低成本,做好充足的技術儲備工作,以適應不同條件下的市場需求。在船型選擇上,企業要重點發展標準化、系列化船型。

  面對船舶生產任務逐年加重,中國船舶行業協會建議各船舶企業要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上下功夫,加強對重大生產節點上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對生產設備尤其是大型設備的完好狀態的巡查。(中國金屬加工在線)

Copyright ? 2008 www.jjr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