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企業、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船級社組成的聯盟,計劃共同開發新加坡首個全面的電動船舶供應鏈,他們認為這可以成為港口脫碳作業的一個典范。該項目將由Keppel Offshore & Marine牽頭,尋求在2025年前啟動電氣供應鏈。數據顯示,在新加坡港運營著約1,600艘柴油船,電氣化將會對碳排放產生重大影響。該項目的范圍包括開發具有成本競爭力的電力港灣船,近岸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提高海上作業的技能和培養核心人才。在第一階段,該聯盟將進行可行性研究,并繼續設計和開發電動船和充電基礎設施,包括改裝港口船只和安裝充電站。完成后,合作伙伴將進行試驗,并尋求擴大項目規模。新加坡海事與港務局首席執行官Quah Ley Hoon說“電氣化有可能加速我們當地港口船舶行業的去碳化,所以我們很支持Keppel領導的電動船研究項目。這是我們在海洋綠色未來基金支持下的由價值鏈上30家企業和研究機構組成的三個聯合體之一?!盞eppel O&M作為整體系統集成商,將利用其在船舶設計、建造和數字化方面的經驗,對一艘30人座的客輪進行系統改造,使其成為電力驅動的船舶。Keppel與DNV、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Eng Hup Shipping、Envision Digital、Surbana Jurong以及新加坡離岸和海事技術中心合作,致力于測試、試驗和運營電動港口船的端到端解決方案。Keppel O&M的Floating Living實驗室將被用來測試電動船舶充電基礎設施,加速項目的試點和商業化進程。目前,該公司已從新加坡海事和港務局以及新加坡海事學院的綠色能源技術項目和海事脫碳研發項目中獲得了資助。合作伙伴認為,在新加坡開發一個全面的電動船舶供應鏈也將促進本地中小企業技術和供應鏈生態系統的發展。Keppel O&M首席執行官Chris Ong也指出,同樣的電氣化解決方案不僅可以應用于近海和海洋產業的其他領域,也可以應用于其他行業。 (來源:中國船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