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突破制造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計劃》明確了軌道交通裝備等9方面重點領域,其中包括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
《計劃》指出,發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是海洋運輸、資源開發和國防建設的重要保障。加快船舶工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的重點任務包括:發展高技術船舶與特種船舶。加強郵輪研制國際合作,逐步掌握設計和總包建造等技術,提升工程組織、供應鏈管理等能力。加快研制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高技術、綠色船舶,提升自主設計、系統集成和總承包能力,開展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的示范應用。加快極地多用途船等極地船舶裝備的設計、建造,開展極地開發相關裝備實船應用。積極發展深遠海多功能救助船、公務執法船和應急保障船等專業船舶和關鍵設備系統,增強海上綜合保障裝備能力。
發展海洋資源開發先進裝備。推動第七代半潛式鉆井平臺(鉆井船)等高端海洋油氣開采裝備的研發制造、示范應用,提升海洋油氣裝備的自主設計、系統集成和總承包能力,完善海洋油氣裝備體系。突破海洋新能源開發裝備自主設計建造瓶頸,加快示范應用和產業化,建立新型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體系。推動深遠海漁業裝備的研發、示范應用與產業化,提升海上養殖、捕撈、運輸、加工等智能化水平,拓展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
提升關鍵系統和核心部件配套能力。通過技術引進、自主創新等方式,開展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機、雙燃料發動機等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動力系統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開發大型遠洋船舶尾氣處理等智能和環保裝備,發展深水多點錨泊系統、鉆井系統、通訊導航系統等關鍵專用配套設備,提升產業化能力,推動實船應用。
提升研發制造基礎能力。加強研發設計和試驗檢測能力建設,打造虛擬現實設計與試驗平臺、產品試驗檢測平臺,提升研發效率和試驗檢測安全性、可靠性。加快虛擬制造、數據庫管理等新技術開發應用,依托骨干企業建設智能示范生產線、智能示范車間、智能船廠等,優化生產流程工藝,促進研發制造服務深度融合。
《計劃》指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對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保障重大工程實施,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其中,海洋領域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的任務包括重點發展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用鋼,極地環境用鋼;重點發展海水淡化處理用膜等高端專用化學品等產品。
(來源:海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