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自行研發設計的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氣運輸船。
近期,一系列世界之最、亞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訂單的落地讓中國造船業再次成為全球焦點。
據克拉克森提供的數據,今年1-9月,全球海運累計訂貨量1593萬CGT(573艘),較去年同期(979萬CGT,438艘)增加614萬CGT。從各國的累計訂貨量來看,中國共計509萬CGT(217艘)、韓國405萬(133艘)、日本147萬CGT(76艘)。
實際上,今年1-8月,中國以累計422萬CGT(195艘)的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韓國以348萬CGT(104艘)位列第二。
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球郵輪累計訂單為23艘,同比增長了49%。同時期,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訂單為32艘,AFRAMAX級船舶訂單為38艘。相比之下,郵輪的數量雖然較少,但其訂單金額卻達156億美元,占到了總體的40%左右。
郵輪和海洋成套設備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船舶,專門生產郵輪的歐洲造船廠即使只有10多艘郵輪訂單,業績也可以與韓國及日本等競爭國家比肩。
報道稱,中國正在加速進軍巨大的郵輪市場,特別是今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2月拿到金額達15億美元的郵輪訂單,3月又成功接到了11艘郵輪訂單,正在慢慢“蠶食”此前由歐洲壟斷的市場。相反,韓國STX造船海洋卻將旗下的STX France、STX Finland等郵輪造船廠全部出售。
造船業相關人士說:“除STX造船原來在歐洲的子公司外,韓國幾乎沒有進軍郵輪市場的造船企業,債權團方面太心急于拋售子公司,反而失去了競爭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