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稱增洲船廠)在組裝非船產品――海洋潮流發電機,就想去看看,直到負責這項目的增洲船廠江波副總經理給我打電話,“你這兩天不來,星期一就要運走,你要看也看不到了。”于是我約了朋友在7月22日(星期五)驅車去了增洲船廠。先在江波副總辦公室了解一下總體情況。江副總講,這是一項高科技項目,零部件和模塊制作好了以后安裝卻成了問題。一根20多米的長軸要豎起安裝,既要保證軸的垂直度又要保證各檔軸承的同心度。通過朋友介紹,他們了解我廠在安裝調試長軸方面有些經驗,制作方就找到我們,我給他們搞了一個方案,由公司商務部出了一個價。他們又去舟山其它廠家去詢價,其它廠家認為有難度。后來由省科技廳領導跟公司聯系,由我們廠來安裝。
聽完江副總的介紹,我們到現場去參觀。
在船臺前的平臺上有2個占地約20米平方米高達20多米的花架式鋼結構支架,頂部有機電控制室,鋼結構支架的中間有一長20多米直徑約為200mm的立軸。立軸上有固定6組葉輪,每相鄰一組的葉輪葉子的方向相反,當葉輪在漲潮或落潮海水流向改變時都能使葉輪驅動立軸轉動。在支架上安裝多檔軸承。立軸的頂端裝有齒輪通過變速驅動發電機組發電。這套轉動裝置看似結果簡單,組裝難度比較大。這么長的立軸要安裝多道軸承,要保證軸的同心度,這是組裝技術的難點。增洲船廠憑借他們在船上安裝調試長軸的經驗精心施工,終于成功了。
這次非船產品――海洋潮流發電機組裝,也為他們加工這類產品增強了信心。他們把圖紙上的技術要求在實物上兌現,確實動了不少腦筋。江副總說:“我們首先認真制定了安裝方案,對每一個細節都要仔細推敲反復核實,為了保證安裝質量,對于在制造、運輸過程中的立軸消除應力。對立軸的同心度反復檢測,終于達到了滿意的程度。”再過三天,這二套發電機組將安裝于西閃門海域順利發電。
今年,這種海洋潮流發電機組還有幾臺要建造,增洲船廠掌握了安裝的核心技術,以后鋼結構支架和葉輪的制作都將由船廠來承擔,也為船廠做非船產品闖出了一條路子。這幾臺機組產值有1億多元,利潤也比造船高,為困難中的船廠找到了生機。
船廠產能過剩,政府號召轉型升級,只有船廠具有核心技術才能得到市場認可。如果沒有核心技術,跟在市場成熟廠家后面做一些業務,可能難以進入市場,也賺不到錢。(傅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