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船舶工業是舟山市的支柱產業,其產值占全市規上企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其進出口總額也占到全市進出總額的50%以上。但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船舶市場一厥不振,連續多年來舟山的許多骨干船廠,都在虧本造船,大傷了企業生存發展的元氣。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自救和政策性扶助,這些企業難以生存發展。這將對舟山的經濟產生嚴重的影響,涉及到眾多行業的經營業績和社會的就業安定。現就舟山船舶工業求生存、圖發展的設想提出一些看法。
一、正確定位舟山船舶工業的發展目標
舟山建造的船舶大部分是出口船,這些產品參與世界性競爭,我們對自己的產品在全球船舶市場中,要有正確的定位,是處于高端、中端還是低端,然后才能提出針對性的發展目標。我們認為,舟山的船舶產品總體處于低端,局部產品處于中端,目標是向技術含量較高的中、高端產品發展。首先,對舟山造船量要有總量目標。按歷年來的舟山新造船產量來分析,舟山的造船量一般占全國造船產量的10-12%。全國以后幾年的造船總量一般在3500萬載重噸左右,那么舟山造船的總量目標就可以確定。其次是船型的先進性。已往多數船舶企業以造散貨船為主向以造大型集裝箱船、多用途船、汽車滾裝船(PCTC)、特種工程船和支線LNG船、LPG船為主的中、高端技術含量船發展。努力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船舶。運用船舶電力推進,液化氣雙燃料動力推進的船舶,做到節能減排、優化環境。對于江海聯運的船型設計,要有重大的技術突破,在確保江海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性價比,節約新造船建造費用。加快更新、重組江海航運的產業鏈,優化經營環境。再次,船舶企業要進行造船模式的轉型升級。要運用現代造船的模式和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生產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效、改善產品質量。舟山各骨干船舶企業,要做好工時定額的統計、測算工作,做到工效每年有所提高。爭取在2-3年的時間內,舟山骨干船企造船的工效,達到中船集團2015年工效29.6工時/修正噸的水平,力爭在“十三五”末或更長時間達到外高橋船廠2015年工效23.5工時/修正噸水平。爭取在8-10年時間內,達到日、韓優秀船企的工效水平。運用互聯網來降低采購成本,利用“信息化和工業化”二化融合來管理生產,實現作業自動化、數控化。要根據本企業在生產實踐中所處的工業階位,迅速向“工業3.0”靠近。最后企業要運用現代科技的力量提高船舶建造的質量。要在企業原有的基礎上逐步實行分段加工、裝配自動化、管系生產自動化,船臺采用大分段合攏。在焊接、涂裝等“危臟”作業,首先采用機器人生產。做好智能化生產、智能車間的前期基礎工業。做好重要設施、設備的監控,提高設備完好率。做好重大作業的仿真研究,保證質量、減少事故。要提高造船質量標準,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未修訂之前,制訂高要求的企業技術標準,與歐美、日韓等先進造船國家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對接,在造船技術要求、精度等級上達到同一水平。提高管理、技術、生產等一線人員的理論水產和實操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努力創新、創優,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工作,形成贊賞成功允許失敗的寬容的社會風氣。力爭在“十三五”中后期造船企業做到不虧本、有微利。
二、造船企業如何求生存
在舟山造船總量目標的范圍內,設定幾家“可救”和“需救”的企業,就可以完成舟山造船總量的目標。所謂“可救”企業是有充足的造船訂單,船型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有良好的造船能力及可行的管理水平,只是因船東造船預付款額減少,而一時發生了資金周轉困難。所謂“需救”,是指該企業造的船型技術含量先進,市場發展可期,是舟山重點發展企業,并且是通過施救能救活的企業。對這些企業可以適度解決資金困難,通過整改盤活自身的經濟,使其順利發展。對于不符合“可救”和“需救”條件的企業,只能憑市場經濟的規律進行自然淘汰。作為市場經濟來說,淘汰落后的產能,盤活僵死企業,是市場競爭的必然,也是社會的一種進步。
對于實施扶助的企業,要在短期內轉變企業經營管理的局面,提高工效、減少浪費、限制企業高層不必要的支出。要在企業的計劃管理、建造模式、作業工藝、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人員素質的提高等軟件建設方面,有明顯的進步,要勤政敬業,負重前進。高層管理者要有擔當、要有奉獻。
三、舟山船舶工業如何圖發展
舟山船舶工業的瓶頸是什么?我們認為,是沒有核心的技術力量,船舶設計研發力量弱,無法研發出優秀船型;船舶建造也處于世界造船市場低端的價位。所以,要圖發展,就要從這二方面著手。
如何提高船型研發設計能力?舟山優秀的設計團隊,要向歐美先進的船舶研發設計團隊學習,要在歐洲造船設計市場尋找合作經營伙伴,形成設計開發的聯合團隊。歐洲的設計公司作為舟山船企研發設計的上游企業,將歐洲設計的造船新理念、開發的新船型投入到舟山造船基地來建造。做到船舶設計研發在歐洲,船舶施工建造在舟山。做到技術互補,利益共享。
同時,舟山的船舶企業及相關的業務部門,要貼近世界造船技術的發展和造船市場動態。最近,在歐州的全球最大挖泥船生產廠家,要將挖泥船整體建造移到發展中國家,自己只保留船舶設計和關鍵設備研發的優勢。這是先進的產能轉移的好機會,國內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許多有實力的船企都在爭搶這塊蛋糕。我們舟山的船企有這方面優勢,許多中小船企都造過這類船型,尤其是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給伊拉克港務局建造的6400m3耙吸挖泥船,船東反映也較好。是否可將這一業務爭取轉移到舟山,為舟山的造船業增添一大亮點。
6月26日,新的巴拿馬運河開閘通航,通航的船型由原來5.7萬載重噸、6.4萬載重噸、7.6萬載重噸巴拿馬散貨船擴大到十幾萬載重噸好望角散貨船、1.2萬TEU的集裝箱船及20來萬載重噸的油船。舊巴拿馬型散貨船要退出國際主干運輸航線。世界運輸船隊將向大型化船型發展,舟山的船舶工業如何應對這一航運界、造船業這一里程碑的變化?必須要將舟山船企進行有效整合,有硬件條件的企業迅速提高造船能力,加大軟件建設與造船能力較強而硬件欠缺的船企聯合造船,做到資源共享,利益最大化。全市的造船業要統一規劃應對世界造船市場的變化。
舟山船舶企業在船舶建造方面要盡快完成造船模式的轉型升級,加大軟件建設,做精、做細生產設計和計劃管理,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改變工作作風,要進行技術創新、質量創優和科技成果轉化和利用工作。要加大基礎管理工作,使各項數據求實、求真。目前,許多船舶企業數據不全、不真,這將對經營決策實施信息化、大數據管理帶來很大的影響。真實的、有效的數據是企業的財富,不真、不全的數據是企業的垃圾。企業保存大批垃圾,不但影響當前,還要殃及企業的后來人。要實施大數據管理,誠實信用、數據真實可靠是前提,信息公開是必然,不然只能是圖有虛名,葉公好龍。
四、全社會都要支持船舶工業的發展
舟山船舶工業的發展,事關舟山的經濟,是全社會的事情。整個社會都要支持船舶的發展。政府要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減免企業的稅費支出,減少有關的行政成本。同時,出臺的政策和相關資金補助,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實效性。對有關的服務機構,要注重服務的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要和被支持的企業進行良好的互動,想企業之想,急企業之急,要注重工作效率。對金融機構在造船企業符合“可救”和“需救”的條件下,給予船舶企業造船融資的方便,做到資金專船專用,一船一案。同時要協助企業管好、用好資金,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各業務部門如船級社等要對船企作出有效評估,供金融系統貸款決策時參考。做到既支持船舶企業的生產發展,又保證金融系統的資金安全。各行業協會要做好全行業的服務工作,要深入企業,做好企業間有關信息互通和協調工作,要抓好行業培訓和規范、標準實施前的宣貫工作。要做好各項有關會員單位的公益性工作,力能所及地解決企業的困難。舟山船舶類的高等院校,要幫助企業進行前端技術的研發,國際上先進造船技術推廣工作,專利技術的運用以及聯合企業進行造船技術的攻關工作。同時要培養出服務于舟山船舶業的優秀人才,實施船舶企業在職人員的再培訓工作。只要舟山全社會共同努力,支持舟山支柱工業的發展,舟山的船舶工業在發展舟山新區、建造江海聯運中心等國家重大項目的實施中,會有很大的發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業的發展,在于長期的拼搏和持續地創新。( 傅 智 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