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冷靜看待造船市場的長冷態 [發布時間]:2016-01-07

返回 打印

    2015年行將結束,從事造船行業的人最大的感受依舊是“冷”。全球三大造船指標繼續下滑,尤其是新接訂單量更屢創新低。屈指一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超過7年,按照傳統的理論分析,國際航運業的波動周期通常為6-7年,但目前市場仍處低谷,對于市場前景的揣度或預測,似乎還是“冷”字當頭。
    影響航運和造船市場的最重要因素,當數國際貿易活動的興衰起伏。近年來,除去美國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危機的蔓延,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也更加值得關注和研究。其變化之一是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紛紛提出“制造業回歸”的口號,而隨著一年多來石油價格的大幅下滑,多數發達經濟體的制造業成本壓力已經得到明顯緩解,因此,其工業制成品的海外需求必將隨之減少。第二個變化則是貿易區域化的趨勢或特征正在日益顯現,在歐洲經濟聯盟、美加自由貿易區等獲得成功之后,最近,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取得了實質性突破。而有中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中國已與東盟、智利、瑞士、新西蘭、韓國、澳大利亞等22個國家和地區達成14個自貿協定。有專家認為,世界貿易格局的上述新變化,將降低跨大洋及洲際貿易的需求,同時,由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不斷發生變化,新興的市場主體日益增多,短期貿易安排因其靈活性而得到普遍青睞,也會影響到以遠洋運輸為重頭戲的航運市場。這兩點或將是導致全球航運業持續變“冷”的主要因素。
     以新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也在為全球貿易運輸量做減法、填負號。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看,與海運相關的,包括物聯網、工業機器人、3D打印、可再生能源等顛覆性新技術的出現,將對國際經濟社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并對海運需求產生負面沖擊,進而對傳統商船市場造成影響。例如數字化制造,新一代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替代一般勞動力,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國際產業分工將逐步弱化,海運總需求的增長就非常有限。再比如可再生能源,新一代儲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將降低人類對化石能源的利用,從而減弱對原油和煤炭的需求,全球能源運輸也將受到影響。而當下最火熱的移動互聯網和分享經濟新模式,催生了物流的小批量與小規模發展業態,貨物和人的空間移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人們對時間的價值更敏感,這也將降低對水路航運的需求。
     毫無疑問,只要大海不干枯,航運業就不會消亡。但是,世界貿易格局的變化,新技術浪潮的沖擊,將會形成巨大的夾擊態勢,使得全球航運業在相當長時期難以徹底翻身,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已得到業內許多人士的認同。面對這樣一種大趨勢,我們應保持冷靜、客觀的心態,深刻把握市場有效且有限的需求,以創新、革命的技術方案或商業模式去滿足用戶需求,引領未來的市場。
    與2008年之前相比,如今的船舶市場顯然極為冷淡,而這種冷態很有可能會變成一種新常態,需要我們做好坐冷板凳的準備,但這不等于我們就束手無策,坐以待斃。不妨再看看韓國同行的表現,盡管今年韓國幾大造船集團出現嚴重虧損的信息不斷傳出,但同時韓國有多家船企投入到液化天然氣(LNG)船液貨系統的研發中,并在絕緣保溫材料、超低溫管路等方面取得應用成效,在LNG船關鍵技術領域加速趕超歐洲、日本。今年為數不多的大型LNG船訂單,均被韓國造船企業斬獲,值得我們思考。而在國內,造船行業冷熱不均的現象同樣存在。其實這些都驗證了一個老道理:凡內虛者,難御冷風,輕則頭痛腦熱,重則沉疴不起。故而,強身健體,時不我待,至于對癥的藥方,且看各船廠“十三五”規劃給出答案。(中國船舶報  王孫)

Copyright ? 2008 www.jjr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