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老塘山三期碼頭,舟山海關關員對馬紹爾群島籍散貨船“格拉”輪貨艙中的表層大豆進行抽檢。抽檢無異常后,碼頭馬上啟動對1.5萬噸進口大豆的卸船作業。
這些大豆將全部運入舟山良海糧油有限公司進境大豆保稅交易庫。這是自去年12月舟山進口大豆離岸現貨保稅交易庫驗收通過啟用以來,首次實現整船卸貨交收入庫。
“像大豆這樣的進口農產品,我們每1000噸就要抽檢一次。根據碼頭作業情況,我們會提前安排人員在現場完成抽檢。”
為了保障進境糧食快速通關,舟山海關提供了快檢快測等便利化舉措,爭取實現大豆卸船作業“零等待”。
進口大豆離岸現貨交易是一種全新的進口大豆貿易模式。以往進口大豆在未明確入境后加工流向的情況下,不得隨意調運,無法自由流通買賣。進口大豆離岸現貨交易政策出臺后,大豆可以先存放在保稅交易庫中,再進行轉讓分銷,極大地增強了進境大豆貿易的靈活性,提高了進境大豆的流通效率。需要大豆原料的企業也無須再經歷向國外尋找貨源、組織運力、等待物流等環節。
去年我們首次順利開展該業務,以貿易商的身份參與進境大豆保稅交易,為大豆加工中小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穩定的大豆原料供應渠道,極大地增強了大豆供應鏈的韌性。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驗,我們更加有信心,希望通過這次整船進口1.5萬噸大豆,進一步拓寬離岸現貨交易市場,推動形成集聚效應。
據了解,開展進口大豆離岸現貨交易,有利于帶動更多進口糧食在舟山口岸集聚,形成倉儲、物流、貿易、交易一體化發展格局,構建完整交易生態,增加糧食商業儲備,保障國家糧食供應安全。
為支持該船大豆順利通關入庫,舟山海關建立了大豆保稅交易庫專用保稅物流賬冊,積極對接船方和碼頭,提前掌握船期,制定進口離岸現貨交易大豆監管方案,實現船舶檢疫、貨物查驗、實驗室檢測等全流程無縫銜接,助力離岸現貨交易高效順暢通關。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舟山港域糧食吞吐量達1270.2萬噸,同比增長16.2%。其中,大豆進口1021.7萬噸,同比增長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