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前,商務部通過省商務廳寄來一塊鏡框,舟山市船舶出口基地被評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船舶海工)基地”這既是對舟山船舶出口基地的認可,更是對舟山船舶出口基地的鞭策。
為了支持和扶助船舶海工的出口業務,商務部在沿海各省市的重點造船城市及內地的武漢市,設立了十個船舶出口基地。舟山是屬于浙江省的船舶出口基地。
從十個船舶出口基地軟、硬件條件來分析,舟山無論從修造船的硬件和軟件都處于中上水平。尤其是舟山修造船的硬件,是其他出口基地無法相比較的。
舟山位于東海之濱、長江口下游,處于兩個世界級大港口---上海港、寧波-舟山港之中。又是我國國際船舶進出口的航運要道之中,每年有5萬多艘船舶經過舟山的國際航道。舟山群島長年氣候溫和,冬天不結冰封港,夏天也不十分炎熱,雨水適中,宜于居住。
舟山又有很長的深水海岸線和大大小小的島嶼,岸基又是以石質為主,可以挖船塢進行造船、修船。舟山人歷年來生于海島,長于海島,對舟船歷來獨有鐘情。在舟山有許多家庭世代以捕魚、造船、海運為生。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舟山造船業十分紅火。造船的完工量、新接訂單、手持訂單,都占到全國這三大指標的12%-13%以上,造船產能達到600萬DWT以上。但在金融危機以后,許多造船企業,由于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紛紛破產,給舟山的造船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舟山的造船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在國內民營企業中,還算是上乘的。
舟山由于港口、航道的優勢,舟山的修船業十分發達。修船的總產值達到國內修船總產值的40%以上。世界十大著名的修船企業,有四家花落舟山。舟山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位于十家企業的榜首。由于去年疫情影響和船舶脫硫塔改裝業務的降溫,去年修船業務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但舟山的船舶工業是舟山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舟山制造業中的強項。要發展舟山的海洋經濟,必須要首先發展、扶助船舶工業。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舟山的船舶修造業也是舟山的經濟發展之基。在這里要理清兩種思路。船舶工業不是房地產,不是金融業、互聯網業,一本萬利。她是系統產業鏈中一環,且是微利行業。另外一種思路,舟山船舶工業優勢尚在,可以復興。
1.造船是微利的行業
船舶建造中,為了講清經營的思路,筆者將造船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1)虛擬造船:也就是航線確定后,對船型、船舶性能、技術要素的咨詢,選船型,船舶的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及生產設計,船舶建造仿真:這一過程費用約占船價的10%左右,約有25%的利潤。(2)造船的原材料,設備等采購,其費用約為船價的60%,約有12%左右的利潤。(3)船廠實際造船,利用船廠的設備,設施和造船工人,在現場實體建造,約占船價的30%,理想的利潤約3%左右。
從以上分析中,可知船廠實體造船風險大、利潤低,但是沒有船廠造船,前面的兩個過程1.虛擬造船,2.材料、設備的采購這二塊業務就無法進行。大塊的利潤就要失去。以8萬DWT散貨船價為5000萬人民幣計算,(1)階段的利潤為125萬,(2)階段的利潤為360萬,(3)造船階段的利潤150萬。這是十分順利的狀態。由于實際造船時間長,從造船合同簽訂到實船交付約為一年時間。萬一原材料漲價,工人工資上升,匯率變動。這150萬利潤就全部虧掉。造船是在這一產業鏈中做無名貢獻,促進相關產品的出口。船舶造好后,千千萬萬的船用產品才能隨船出口。在造船業發展比較平衡年代,原來的舟山揚帆造船,歷年來也是虧損的,只有通過技改項目補貼等來免補虧損。在最近2021年船舶工業的總結報告中也得以證實:全國船舶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在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與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雙重擠壓下,造船企業盈利空間大幅縮小。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52.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僅16.61億元,主營收入利潤率僅為0.6%。其中揚子江船業的利潤約為14億元,扣除這一數字利潤率幾乎為0。多少規上船舶企業中的央企,國企享受了國家多少優惠政策,再加上不少賺錢的民企,并在一起也只有0.6%的盈利。更不要說是地方民營企業,虧損是毫無疑問了。
2.要看到舟山船舶工業的優勢
舟山的船舶工業區位優勢、自然優勢、人文優勢、政策優勢不用多說了。管理、技術優勢也十分明顯,這些大船廠破產以后的技術人員基本都留在舟山本地。歐華船廠破產后,被長宏國際收購,歐華船廠原來的生產班子管理長宏國際造船。經過兩年努力,造船的進度加快、質量提升,造船的技術含量提高。目前在建造支線集裝箱船、化學品船、LNG加注船,都是技術含量較高的船型。揚帆造船的PCTC7800車汽車運輸船,也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船舶工業的技術競爭、質量提升,關鍵都在于人才,有人才在,事業必定會興旺。
舟山有許多中小船舶企業,其能起到大船廠不能起到的作用。發展專業化、差異化的中小船舶企業 ,對舟山船舶工業做大做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在舟山的船舶企業中培養一批“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要亮出舟山船舶工業特色。船舶工業的特點,產業鏈、關鍵點,搞經濟管理的部門要深入了解。在抓好新興產業的同時,千方百計抓好船舶工業。她既是經濟工程,又是社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讓舟山的船舶工業之花,盛開在東海之濱,讓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船舶海工)基地,發展得更扎實、更牢靠! (協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