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從魚粉廠變身 它65年沖浪濃縮浙江海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19-09-23

返回 打印

 

  舟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新港十一路62號,占地20萬平方米的海力生集團新廠區格外引人注目。遠遠望去,一排排巨大的深藍色屋頂就像清澈的海水。

  海力生集團65年的發展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縮影。從1954年至今,它是怎樣從一家魚粉廠一步步變身為海洋綜合制品企業?又如何打破市場困境,拓展發展空間?近日,帶著這些好奇,我們驅車前往海力生,聽他們講述一次次破浪前行的歷程。

  機器換人  促轉型

  “從沈家門到臨城,再到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說起來我們有過三個‘家’了。”一走進海力生辦公樓,集團副董事長王加斌就迎上來,提議我們先去車間看看。

  我們換上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帽子,一旁的工作人員提醒我們要反復洗手才能進入車間。包裝車間內,機器聲隆隆,一條條生產線正在不停運作,一板板藥品被快速地裝入紙盒中。海力生制藥行政部經理唐嘉隆告訴我們,現在的車間自動化程度很高,像主推藥品“齊索”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

  由于有嚴格的衛生要求,我們無法進入軟膠囊制作車間參觀。我們略帶遺憾地透過窗戶張望,看到一顆顆藍色的“貝特令”藥丸隨著機器抖動落入桶里。兩位工作人員正在現場稱重、檢測。

  海力生制藥生產部經理陳海梅告訴我們,自己1993年進入公司,那時候一個班組有5名工人,每8小時能生產藥物80公斤左右,現在3人的班組就可在相同時段內生產200多公斤。

  “現在的設備越來越高大上!”生產保障部的施衛國進公司已有42個年頭,他感嘆:“以往電閘拉拉就能修好一臺機器,現在很多故障都要請外面的專家,我只能處理些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