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定海工業園區的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是定海重點船舶修造企業,由全國民營500強之一的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因當前宏觀環境不利影響,“長宏國際”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牽線搭橋 終成“眷屬”
“加強船舶產業鏈上下游研判,把推進存量船企重組升級作為產業鏈招商的重要發力點。”“借知名大企央企之雄力,加快推進船舶企業駛入‘新車道’。”……奔著問題去解決,向著優勢去努力。定海各級政府以政企“同呼吸、共命運”的姿態,緊盯“中集”與“長宏國際”合作項目,全力推動合作落地、早日投產。
“我們需要一個市場認可,也需要一個能幫助我們在業務方面有所突破的企業。‘中集’是鼎鼎大名的世界500強企業,實力雄厚,主營業務是做集裝箱的。‘中集’想在集裝箱船業務上有所發展,雙方的合作空間很大,盡管兩家企業此前已有業務合作基礎,但要促成一家民營企業與一家為全球市場服務的多元化跨國產業集團進一步合作,離不開當地政府強有力的政策保障。”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戴亞運說。
自將“長宏國際”與中集集團合作列入市、區級重大工業項目(企業)清單,作為市、區政府重點推進工作后,定海進一步完善政企聯系制度,建立了企業幫扶專班,定期開展企業走訪,全程跟蹤服務、答疑解惑,并配套全面落實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優惠政策。在中集集團入股“長宏國際”的戰略合作項目洽談期間,在政府的主導下,各相關部門就雙方合作涉及到的人才引進、稅收等政策進行研究制定,高效圓滿解決了企業六大方面9個訴求。
“從啟動合作流程到合作公司成立,這個過程就三四個月,中間還跨了一個春節。”政務服務的速度與深度,讓戴亞云頗為感觸。
2018年4月,全球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中集集團與“長宏國際”完成股權重組,雙方凈資產達10億元,致力于業務、資金上的深度合作。
政府助力 曙光在前
去年以來,借助與中集集團的合作,“長宏國際”攬獲多類型船舶建造訂單,船舶修造勢頭高漲,修造船產值13億元,拆船產值10億元。2018年船舶新增訂單量位居中國船舶企業前列,行業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并躋身全國民營造船企業前三方陣。目前,該企業共有7艘船舶正在進行建造作業,手持船舶建造訂單增至27艘,總計產值達50億元。
戴亞運說,以中集集團入股“長宏國際”為企業轉型升級新起點,企業充分利用中集在集裝箱物流領域的行業優勢,將支線型集裝箱建造定位為主要船型之一,并積極組織參加重大國際海事展,借此全面拓寬國際造船市場,穩定和擴大市場份額。去年4月正式合作以來,“長宏國際”多次對接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等國外客商,新簽訂21條船訂單,共計72.26萬載重噸,占全區新造船訂單總數的94.6%,實現逆境新生。
近日,一利好消息再次傳來,“長宏國際”與中集集團合作組建的中集同創長江貿易有限公司于3月21日掛牌,該公司主營包括進出口業務,鋼鐵、鋁材、機械加工件、非金屬等綠色循環材料銷售,“長宏國際”的經營版圖再次擴大,多元化發展途徑進一步顯現。據預計,中集同創長江貿易有限公司成立后,預計產值可達6億元。(選自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