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增富,浙江華業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舟山市政協常委、舟山市總商會副會長。從事塑機螺桿行業30多年,夏增富潛心鉆研,傾注心血,先后榮獲“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浙江省優秀鄉鎮企業中小企業家突出成就獎”“第五屆全國鄉鎮企業家”“浙江省私營企業優秀廠長”“浙江省企業科技創新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致力于創新,使浙江華業在強手如林的塑機螺桿行業中脫穎而出,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塑機行業綜合實力25強”“塑機輔機及配套件5強企業”等。
初出茅廬
在我20多歲時,螺桿行業還是以數量取勝,尚未成熟的市場給了我這個年輕人機會。
在和國外的同行交流多了以后,我知道了差距在哪兒,從而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如果說我入行是無意之中的選擇,那么后期我對這個行業越來越感興趣,大半輩子都在做這個,沒有再踏足其他行業。
中國內地市場同質化競爭很厲害,我決定不要和他們斗價格、搶市場,我要做的是我們的客戶群其他企業進不來。所以我一開始對接的是開在廣東的香港、臺灣企業,他們對工藝、技術的要求高,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家的機器不漏油,但是當時中國內地工廠很多機器下面都得墊著塑料布接油。
我們的第一單大生意是和一-家香港企業做的,他們下了80萬元的單子。多年以后我問那個負責人,為什么選擇我們。他說:“我記得洽談的時候你笑了一下,就那一笑,我覺得你是個好人,就那一秒鐘,我覺得這個生意可以做。”大概是我的真誠感動了他們。他退休后我每年都會去看他,雖說這個香港企業后續單子并不多,但是我非常感恩他,是那個單子給了我信心,讓我覺得可以在這一行做下去。
這單生意成了以后,很多開在廣東的其他香港公司開始和我們合作,市場逐步打開。
想想之前的金塘,雖然年輕人從事螺桿行業很多,但敢于直接創業的人很少,我膽子比較大,正所謂“無知者無畏”,我有時候也想,是不是說明一個人在一一個行業做久了再出來單干,會被流程、工藝等慣性思維所束縛,反而像我這樣一張白紙的人,想法多,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會千方百計地學習,尋找其他突破口,反而闖出了另外一條路子。
高速發展
我一直相信,不管干哪一行、哪一個產業,如果產業在技術上沒有創新,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我在創業初期,對企業的定位和家庭作坊完全不一樣,我要企業持續發展,參與世界競爭,所以我賺了錢就采買設備、搞科技研發,公司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我記得劉翔奪得奧運冠軍那一年,我們正和美國的行業大佬談合作,本來我們打算合資成立一個企業,已經談了兩年多,合資的目的是學習他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當時他們在全世界有7個工廠,是巨人,我們還很渺小。談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正巧在德國一場世界展銷會碰面了,對方說:“要合作的話,你們只可以做一些低端的市場,最新的科技你們不可以觸碰,必須放棄。因為美國人也知道,如果我們涉足高端科技。遲早有一天會搶占他們的市場。
要做就做高科技的,我態度很明確。美國人一米九幾的個子,他亮出了他的胳膊,說:“那我們只能從合作變成掰手腕了。”言下之意,他的胳膊很粗,我們掰不過他。我說:“看過這屆奧運會嗎?你覺得劉翔怎么樣?他的身形和你們美國人比起來不占優勢,但是他贏得了世界冠軍。”
這次合作算是談崩了。兩年后他們再次找到我們說談合作,我說:“可以,但這次不是你們定規則,而是我,我不會沿用你們的牌子,要創立一個新的牌子,而且我要控股。合作還是沒有談成。等三五年后他們再來找我們談合作時,我們已經不需要了。
因為和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同行在交流,我們的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國家,我知道和國外的差距在哪里,我也知道我們的產品不會輸給他們,甚至在某些技術上已經超過了他們。
遇強則強
2016年,我和幾個同事去德國一家企業談合作,那是歐洲這一行最大的企業。參觀工廠時,他們有些核心技術不讓我們參觀。坐上廠區的大巴,我想,德國是一個尊重強者的國家,不如我們搏一把,他們總不能大巴車開到一半把我們扔在半路吧。
于是我拿出手機,給他們的老總看手機上我們工廠的生產視頻,告訴他們:“你們所謂的核心技術,我們已經有了相同原理的生產線,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已經在自動化程度上遠遠超過了你們。”老總看了這個視頻,當時臉就黑下來了。
第二天他的老板直接取消其他行程,和我面對面開誠布公地談合作。最后一天我們要離開時,按照行程,他們本來開車把我們送到高鐵站,我們坐高鐵前往機場,但是他們直接開車送我們到了機場。
和老外做生意,一定要遇強則強,他們說:“要么你收購我,要么我收購你,如果你的東西質量和我一樣甚至超過我,但成本比我低,我直接買你的。”
我們現在就是有底氣和他們說“不”。他們有一位銷售總監在上海展銷會找到我,問我是否可以拍宣傳圖冊上的照片,我說有的不可以。的確,他們的技術很高端,但有的技術我們做得比他們好。以前我做一樣東西,可能需要老師傅層層把關,但是現在大數據環境下,我只要一個普通工人照流程操作就可以了。現在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在國外,今年公司外貿出口增長了160% ,計劃明年再翻一.番。
投入未來
投入可以造福未來。早在1999年,公司就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6年,企業搬人西堠新工廠,面積200畝,同年引進了世界頂級的麥肯錫團隊制定全新戰略規劃;2018年,企業引進的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成功上線,通過這個平臺,公司的生產計劃、銷售情況、運營狀況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一直堅信,企業的發展最終都是靠人的,要讓員工在企業找到價值感。所以,我們每年都有很多培訓機會,引進來、走出去,成立了舟山市院士專家工作小組,與北京化工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知名大學進行技術性研究,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的轉換。
新廠區建設的時候,我們造了四棟六層的宿舍樓,并在每一棟樓都安裝了電梯。員工一天工作下來,很辛苦,我們在每一間宿舍都安裝了獨立衛生間,24小時供應熱水,宿舍有兩人間、兩室一廳等不同房型,暑假的時候,我們還設立了兒童課堂,方便員工接孩子過來一起過暑假。
建新廠區的時候設計了300個車位,現在已經不夠用了。作為老板,我樂意看到每個員工都開車上班,并且開上好車。
我從不論資排輩,只要你能力夠強,升職加薪就快。現在,一個重要車間的副廠長是一位本科畢業不到3年的年輕人,我前幾天和他說,如果他的工作水平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我立即升他做廠長,并且給他輪崗學習再升一級的機會。
我們企業里面有很多優質的年輕人,很多企業來挖,但是挖不走。為什么?因為在這里,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價值。
(浙江華業塑料機械公司董事長夏增富口述 黃燕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