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30萬噸級的船塢里,一艘汽車滾裝船正在進行維修。
與過去不同的是,維修現場沒有飛揚的粉塵,沒有轟鳴的噴砂噪聲,沒有全身包裹嚴實的維修工人……取而代之的是6臺50米高的集清洗、超高壓除銹、涂裝功能于一體的塢用船殼防腐智能處理機器人。
它們或用高壓水對船體外殼進行清洗,或在局部進行超高壓水除銹作業,或上下擺動對船體進行點塊涂裝或大面積涂裝……
傳統的船舶修造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離不開高能耗、高污染。萬邦永躍卻早早樹立了“綠色修船”的理念,用科技創新的力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該公司更被評為2016年度全市工業創新十強企業。
據了解,萬邦永躍使用的超高壓水泵是他們從德國引進的,目前已經擁有45臺,這是國內目前最大的裝備規模,并具備了兩個塢同時開展全船超高壓外殼除銹作業的水平。
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行波告訴記者,以前船舶修造企業用噴砂除銹,一年僅鐵砂廢料就達6萬噸,引進新技術后,船廠內不再“粉塵飛揚”,產生的廢水也能回收,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環保壓力。
一組對比數據清晰地表明了超高壓水除銹技術的應用效果:對一個貨艙的除銹作業,傳統噴砂需要20個工人至少花費5天時間完成;采用新技術后,8個工人2天半就能完成,同時消耗的成本也僅是傳統噴砂的四分之一。
去年9月,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在萬邦永躍舉行中國船舶技術變革與船舶塢修智能化演示會,干凈整潔的施工環境完全顛覆了不少參觀者對修船生產的固有印象。而船底清洗除銹機器人、塢用船殼防腐智能處理機器人、蜘蛛臂式作業平臺、超高壓水射流噴射頭等設備形成的超強能力,基本實現了對整船內外常規修理作業的全覆蓋,引得參加演示會的130多位中外嘉賓嘖嘖稱奇。
2016年,萬邦永躍先后投入5000余萬元用于新設備的購買和新技術的研發。
除了生產理念上的創新,萬邦永躍內部也形成了在生產中搞發明創造、出金點子的良好氛圍。
例如將廢水回收利用的零部件清洗平臺、可以讓甲板清洗更加方便的貨倉甲板清潔裝置等,都是公司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自己摸索出來的“發明”。去年一年,該公司共有58項來自基層的創新舉措,其中不少還申請了國家專利或是以個人名字命名的作業法。
科技帶來效益。目前萬邦永躍廠區里共有11艘船同時在維修,船東遍布全世界。
我市出臺的《舟山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進一步發展壯大工業經濟的若干意見》,對于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了更大的扶持力度,這對萬邦永躍來說更是利好。
張行波表示,作為一家船舶修造企業,只有技術創新,才有企業的發展和持續盈利,這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通過創新,才能提高效率;通過創新,才能提高作業品質;通過創新,才能吸引更高端的客戶。他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引領和推廣這種變革。(王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