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定――金鷹“領頭鷹”
50年前,“金鷹”尚未成鷹,只是海島鄉鎮的一家手工作坊。 50年來,傅國定帶領上萬員工腳踏實地,穩步推進,開拓了金鷹以制造麻、毛、絹、絲成套紡織機械裝備和塑料機械、食品機械為基礎產業,并建成了我國民族工業最大規模、最長產業鏈、最高市場占有率的絹紡企業和亞麻紡織、制衣企業。歷經長期堅持不懈努力,先后創立了桑蠶絹絲和亞麻紗兩個中國名牌,金鷹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現正在為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而繼續努力中。
50年來,這位家大業大的企業當家人本色未褪。他經常告誡員工:“創業難,守業更難。”他始終保持著一個勇于前進的開拓者、一個善于探索的改革者、一個甘于吃苦的奉獻者、一個大公無私的示范者的企業領導人形象。 1988年起先后被授予“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第一屆浙江省優秀企業家”、“全國麻紡織行業突出貢獻優秀楷模”等榮譽稱號。
喬偉海――拓荒海島鑄輝煌
2004年,喬偉海帶領團隊艱苦創業、拓荒海島,在小干島上建立起了占地面積140萬平方米,年造船能力100萬載重噸的現代化造船基地――浙江歐華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十多年來,喬偉海率領歐華團隊開拓進取,不斷深化現代造船模式,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共交付各類出口船舶130余艘、銷售300余億元,克拉克松(國際造船業權威咨詢機構)造船指數排名曾列全國第17位、生產計劃已排至2018年底……這是喬偉海帶領歐華團隊交上的答卷。目前,歐華已經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高效造船之路,成為目前全省業務最飽滿、發展最穩健的造船企業。
馬震洲――抒寫藍色夢想
馬震洲掌舵海力生集團之初,公司海洋藥品、海洋生物保健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三大板塊均面臨不同程度的發展瓶頸。他通過細致入微的實地調研和深入分析各大板塊發展困境的癥結所在,積極變革創新,使企業實現華麗轉身。
開拓進取,駛向深藍。在馬震洲的帶領下,有著60多年發展歷史的海力生集團,將繼續做好“海”字文章,把公司建設成為舟山對外展示海洋生物醫藥科技成果的窗口,實現百年海力生的藍色夢想。
周亞國――闖過寒冬謀轉型
十多年來,周亞國見證了船舶修造業的爆發,也遭遇了行業的寒冬。通過調整經營思路、加快企業轉型升級,他讓公司業績逆市飄紅,產值多年突破10億元。 2014年6月,他與舟山亞泰開啟戰略合作,雙方共享8個泊位、4座船塢,創造了船企抱團取暖度過行業寒冬的成功典型。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統計,鑫亞年修船產值、修船數量等指標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修船企業前十,憑借出色的管理能力與責任意識,周亞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林堅定――“水族大王”新跨越
林堅定是“水族大王”,從父親手中接過“森森”的大旗,一路高歌猛進,大膽創新,實現了“家族企業”向“企業家族”的跨越,也使“森森”由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水族用品、增氧機生產廠家,品牌享譽國內外。
這些年來,深諳創新力量的林堅定,在設計研究、生產制造、產品檢驗和售后服務等各環節下功夫,使產品內在和外觀質量進一步得到提升,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目前,“森森”已在天津、重慶、江蘇、廣東等地設立了九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形成了以舟山為總部,四大魚缸生產基地連成一片的良好局面。(摘自舟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