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修船看中國中國修船看舟山
舟山打造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
核心提示
“舟山,要打造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修船企業斯佩克第五十三次會議上,這句話被多次提起。說這句話并非一時之勇,拿數據來看,舟山修船企業占據了中國修船業的半壁江山,訂單量占了全國的50%左右。這樣的比重,讓舟山修船企業對未來滿懷激情――打造中國修船產業群,讓世界修船看中國,中國修船看舟山。
1 修船產業群雛形已現
放眼世界,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修船大國。
近年來,國內修船企業經過持續不斷的投入和發展,遼寧、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方的修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修船業形成了以大連為中心的環渤海灣地區,以舟山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競爭格局。
我國逐漸形成了以修船企業為核心,集中介機構、專業維修、設計、材料和備件供應、外協加工配套、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較為完善修船體系。
“舟山的修船產業,在經歷了近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后,如今,修船產業群已逐漸成熟。 ”舟山萬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勇說,無論是從舟山修船業設施的“硬件”規模和修船總量,還是從舟山修船業的“軟件”實力的增強,以及過去十年間中國修船業地區發展格局變化的分析均可預見,在未來的五年間,舟山將成為世界航運業在中國修船的首選地。“可以說,當今世界修船中心在中國,而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的中心就在舟山。 ”
2 修船市場“一塢難求”
陳勇的話,并非豪言壯語。記者獲悉這樣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13家主要修船企業共實現修船產值60億元左右,修船完工艘數為1700余艘。其中,我市5家主要修船企業產值達到22.51億元,修船完工艘數為795艘。“這僅僅是我市部分主要修船企業的數據,但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市修船行業已在我國修船企業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
從之前發布的另一組數據,也能看出修船行業是一支潛力股――今年1至5月,全市船舶工業實現產值308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規模以上造船產值達189.5億元,同比增長21.1%;修船回暖明顯,規模以上修船產值30.3億元,同比增長34.1%。“雖然修船的產值無法與造船產值相比,但同比增長幅度已經超過其10多個百分點。 ”該業內人士介紹,“一塢難求”成為今年修船市場的主基調。
3 商業模式正在變革
“說到臨港工業,我們經常把船舶修造業放在一塊看,其實修船行業可以單獨拎出來看。 ”陳勇介紹,從造船方面來看,比舟山發展得更好的大有地方在,但是修船行業,舟山修船企業占據了中國修船業的半壁江山,訂單量占了全國的50%左右,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規劃更遠大的目標。
“舟山要打造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的中心,將對整個地區發展帶來積極影響。”舟山龍山船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金緒說,舟山的修船企業中,非國有企業比較多,相比國有企業技術、抗風險能力都低一些,因此如果舟山能成為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的中心,將為非國有企業帶來機遇。
據介紹,過去船舶維修業的屬性被定義為勞動與技術密集型行業。由此,以大量勞動力的投入,采取人海戰的生產經營管理方式成為了船舶維修企業生產管理的基本手段。而在過去若干年沉積下的低成本勞動力資源的襯托與支撐下,以增加作業人數提高產量的傳統管理方式成為中國船舶維修企業的生產管理定式。
4 企業尋求自我突破
然而,當中國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地發展了30多年后,人們似乎恍然感到了以傳統商業模式運營的船舶維修企業與中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形成明顯落差。越來越多的修船企業感受到:傳統的船舶維修企業的市場經營和生產方式的生命終止期已經為期不遠,中國修船企業經營管理的商業模式轉型期已經到來。
“企業要抓住中國修船的歷史機遇,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變革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方式,探索未來新型船舶維修企業的商業模式。 ”陳勇說,目前,“萬邦永躍”正在改進管理方法,降低無效的管理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保證企業長期所產生的收益高于長期投入成本。同時,公司還針對船舶維修企業的屬性特征,特別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流、物流、思想意識流系統進行分析與控制,由此助推生產作業模式轉型發展與修船機械化、技術工藝先進化的進程。
5 船舶配套產業需后發趕超
舟山要打造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的中心,除了本土企業的自信,就連市外企業也非常看好。“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修船三大中心的格局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動,而舟山的區位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經營副總黃晉說,他完全相信在未來,舟山能成為中國修船產業群的中心。
黃晉說,修船業的發展將為地區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舟山要想打造成為未來中國修船產業群的中心,船舶配套產業、專業設備、服務都需要跟上。 ”黃晉建議,這些都是高技術、附加值高的產業,發展起來要比修船廠要求高,不過如果能夠后發趕超,將助推地區經濟發展。
6 企業現代造船模式建設加快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我市船舶配套產品產值15.26億元,同比增長9.12%。
“拓展船舶產業鏈、完善船舶產業體系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我市要大力發展船舶配套業,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專業化船配制造企業,支持本地優勢船配企業做大做強,重點發展船用高端產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建設專業化船舶配套物流體系,重點建設船用鋼板、鋼材、管材加工配送中心,船舶配套件配送中心和保稅組裝加工配送中心;大力發展現代船舶服務業,積極探索搭建信息共享和電子商務等船舶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記者也從市經信委獲悉,去年,我市已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企業現代造船模式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示范企業優先采購本地制造的船舶配套產品,帶動一批船舶配套生產企業發展,對采購本地船配產品作出突出貢獻的示范企業,給予重點獎勵;探索建立總裝廠與中間產品專業化生產企業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建立共享的服務平臺,實現敏捷制造。 (幸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