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遠船務認真落實集團“管生產必須管成本”要求,召開專題研討會,從總體思路、成本管理層級、過程控制及考核辦法、目標及舉措等方面落實具體工作。
明確總體要求。由財務部成本室編制《目標成本預算書》及分解編制各責任部門的《目標成本控制書》,經總經理批準后下發執行;造船部及各部門依據項目《目標成本控制書》下達具體降本指標,落實責任主體,層層分解到人,制定保控措施;同時依據成本室編制的《項目考核標準及細則》,執行過程控制及統計與考核,每月統計分析,每船考核,建立改進機制,通過機制使生產與成本有效結合在一起。
確定成本管理的層級。成本管理的層級分三級,即公司級(成本室)、(部門)工區級、班組級。成本室負責編制《目標成本預算書》、《目標成本控制書》及《項目考核標準及細則》。造船部及各工區按照承擔指標落實責任主體,使造船部經理、各工區主任、單船總建在生產與成本上形成聯動的管理模式。各班組以主管、作業長、班組長為核心,班組負責執行具體承擔的分解指標。
加強過程控制,嚴格執行考核辦法。造船部及各工區承擔《項目考核標準及細則》中的具體指標,每月統計各項指標保控情況,并提出分析改進措施,報成本室執行考核條例。成本室對照《項目考核標準及細則》逐項考核,并批附考核意見,并在項目完工45天內提交考核報告,供月度經濟活動分析會審議。
制定各項指標,落實具體舉措。主要從提高工時利用率,降低直接人工投入和嚴控造船材料消耗兩個方面落實各項具體工作。在2012年的基礎上,造船生產效率在2013年底要達到43H/CGT,57K.82K、64K系列船分別要達到55.75H/CGT,、54H/CGT、45.63 H/CGT的目標,工區按照造船部的要求每月底填報各單船、各職種工時,使各單船工時控制在目標工時之內。
嚴控造船材料消耗。主要從提高鋼材利用率、降低焊材消耗系數、加強工裝件回收、加強電纜控制、減少涂裝消耗系數、控制缺損件費用六個方面進行努力。
提高鋼材設計利用率。確定設計各船型及海工項目的鋼材一次利用率,提高分段工區余料利用率,確保鋼材綜合利用率達到集團92%的指標。設計部將在所有項目中實施型材套料和復合套料方法;后續新承接項目在采購清單前根據建模初套料后報材料,盡量確保采購清單的準確性及充分利用,爭取設計一次利用率達到90%;分段工區充分使用余料制作碼板、吊耳等工裝件,節省材料費用,各職場長加強現場余料利用情況檢查。
降低焊材消耗系數。為使得焊材消耗系數小于或等于2.4%,設計部利用AM軟件焊接模塊的相關功能進行二次開發,實現全船焊縫的精確統計,研發焊材定額精確計算系統,對全船的焊材按制作階段進行精確定額計算,定額下發后聯合施工部門一起按照公司出臺的相關規定進行嚴格考核。定額下發后,規范焊材領用,對定額的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控。造船部制定《焊材控制表》,將定額分配到班組,落實到主管和班組長,分段、搭載各負責人每月填報《焊材控制表》,對超定額及其他不符合規定的嚴格考核。
加強工裝件回收與控制。分段工區、搭載工區需嚴格遵守公司工裝件回收利用制度,通過回收利用降低工裝件費用。針對班組將實施每超定額5萬元罰款3000元,每降低5萬元獎勵2000的獎罰措施。
加強電纜控制。設計部電氣室將實施電纜預裁,通過精確預裁減少電纜余量;現場以總建為單船第一責任人,帶領項目組對電纜使用情況不定期進行抽查,確保電纜使用率達到97%的指標。
減少涂料消耗系數。涂裝工區需通過完善工藝文件和作業指導書、開展系統培訓、規范涂料領用、檢查施工工藝紀律等措施,使單船涂料消耗系數達到年度2.30目標。涂裝工區按區域實施油漆定量發放,嚴格執行造船部下發的《涂裝開工前完整性確認管理規定》和《現場油漆控制獎罰制度》,減少涂裝工程的反復施工。
控制缺損件費用。按照集團要求2013年缺損件費用為5萬元/船,造船部將5萬元指標費用分解到舾裝、搭載、機裝、電裝4個工區,舾裝工區需控制在0.5萬余以內,后行每個工區不超過1.5萬元,并從82K嚴格實施。各工區按照區域/系統進行劃分,將設備及重要物資的保護落實在具體責任人和班組;造船部每月對工區和施工隊進行考核,從而提高全體人員的設備保護意識。N413/N414已控制在1萬元以內。
目前,舟山中遠船務“管生產必須管成本”按計劃逐步深入推進,進展順利。(舟山中遠造船部 方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