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公司機械進出口部王生龍同志
王生龍同志是浙江金鷹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紡機國外市場的銷售經理。在金鷹公司的十多年來,他工作任勞任怨,敢挑重擔,努力適應并光榮地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為公司機械外銷的發展積極奉獻,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精神和勇于創新精神。
1997年,王生龍從學校畢業后正式進入公司工作,當時分配在公司下屬的鈑金分廠擔任技術員工作。由于王生龍的勤學苦練,肯鉆研,沒多久,便成為鈑金廠的技術骨干。2000年年輕的王生龍便被公司提拔為中層干部,在鈑金廠這些年,王生龍為解決鈑金廠的質量問題和生產效率兢兢業業,其良好的工作表現得到了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同事的交口稱贊。
2004年,公司為了開拓國際間多層次合作及拓展國外市場,經集團公司領導經研究決定,年輕好學的王生龍便從鈑金分廠重要工作崗位調到公司下屬的進出口部工作。帶著公司領導的期望和重托,王生龍來到了公司進出口部,面對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王生龍從頭學起,不懂就問。英語是一個外銷人員必需掌握的一門“武器”,已放棄書本多年的王生龍又開始學習英語,同時如饑似渴的學習進出口專業知識及外貿知識。但說說容易做做難,大量的英語詞匯需要他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他把全部的工余時間都花在學習上。短短幾年間,由于他的努力,王生龍從一名對英語基本陌生的行外人變成了一個能熟練運用英語“寫”、“說”、“聽”的專業外銷人才,這期間的辛酸苦辣唯有王生龍自己知道。在領導的關心和同事們的指導下,憑著堅強的意志和不怕苦的精神,王生龍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一個專業技術人員向國外銷售人員的轉變,并成功地把機械專業與外貿專業知識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勇于開拓創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王生龍為了完成手上千頭萬緒的工作,加強與國外客戶的溝通,主動去適應與國外客戶的時差與假期不同的問題,他時常自覺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只要工作上需要,加班至深夜、凌晨是家常便飯。作為外銷人員,去國外出差非常頻繁,在完成繁重的訪問交流任務的同時,還要坐在辦公室完成日常工作瑣事。為了多訪問客戶,節約時間出效率,王生龍常常是早出晚歸,趕不上吃飯時間,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要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除了自己繁忙的工作外,同時他還要安排好同行的代表團同事的訪問工作日程,接待事宜,讓同事們也有更有效的時間服務于客戶。并想方設法讓同事休息好,工作好。在這個團隊里,他深深的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才能共同干好事業。年輕的同事有好幾個來自外地,作為部門負責人,為了讓他們在公司有更好的發展前景,經常與他們交流、溝通,并實實在在地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后顧之憂和實際困難。在他的帶動下,部門的年輕同事隊伍茁壯成長并成為獨擋一面的能手。
2006年起王生龍正式接管紡機的外貿業務,在公司黨委領導的和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公司紡機外貿出口業務呈逐年遞增,特別是2007年、2008年國內紡機行業非常疲軟的市場背景下,依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王生龍等人逐漸打開了紡機設備在孟加拉國、印度等地的銷路。2011年紡機產品的出口將近3000萬美元,創歷史最好效益。今年1~10月份,紡機出口再創新高,出口國外的紡機設備呈供不應求之勢,工廠里到處可見一臺臺整裝待發的設備和加班加點的員工。
但是顧了大家往往無法顧及自己的小家,兒子已經讀三年級了,但帶兒子上學這樣的事情王生龍一年中卻沒有幾次,他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學習上,忙于陪客戶,忙于出差,全部的家務活都放在了瘦弱的妻子身上。面對孩子和妻子,王生龍的心里總是充滿著內疚,為了彌補這種內疚。碰上一些難得的休息日,他總是忙著幫家里做這做那。
“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這是王生龍的工作格言,也是他的人生格言。他知道作為公司機械銷售部門的經理,他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任重而道遠”,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他將更加嚴于律己,為公司國外的進出口業務發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金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