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某集團公司以五艘在建船舶作抵押,向銀行貸款12個億,結果現在基本停產,引發系列官司高達87件,截至昨日有57件以調解的方式結案。昨天上午,省高院和寧波海事法院聯合發布《浙江海事審判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其中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寧波海事法院收案數量增長迅猛,呈井噴之勢,至7月底共受理各類案件2280件,同比增長115%。
船舶價格兩年跌了三分之一
針對船舶建造、買賣合同糾紛大幅上升、在建船舶大量停工的情況,寧波海事法院和省高院依托2009年完成的重點課題《關于船舶建造、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調研》研究認為,這種局面是由于部分企業在2010年后對經濟形勢估計不足,錯誤判斷經濟形勢將回暖、船價將反彈,故而大量建造新船所致。由于受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船舶價格目前跌至高峰值的三分之一,導致船企的資金鏈斷裂,合同無法繼續履行。
《白皮書》建議,船舶建造方與船舶定作方對經濟形勢應當估計充分,正確區分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商業活動中的固有風險,如正常的供求變化、價格漲跌等,僅屬于商業風險,船舶定造方在訂立合同之前應充分考慮航運市場的周期性波動可能帶來的風險,不宜盲目進行投資。
買賣建造合同糾紛一年增七成
《白皮書》共2.5萬余字,通過翔實的數據和具體案例,重點闡述海上貨物運輸糾紛、海上貨運代理糾紛、海上保險糾紛、船員勞務糾紛、船舶修造糾紛、海上侵權糾紛等六類典型海事海商糾紛的特點與法律風險,并從各方角度提出依法預防與化解糾紛、改進行業管理的對策和司法建議。
《白皮書》提到近年來在浙江省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進程中,國際金融危機對造船、航運的滯后影響日益顯露,其中造船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對浙江省國有中小造船企業產生的沖擊尤為強烈,中小型船廠的經營更加困難,造船業并購、重組的案例繼續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
多數航運公司業績大幅下滑,航運產業鏈受到極大影響,企業面臨很大壓力,并開始兼并整合。航運產業鏈各個環節以糾紛的形式大量涌入法院,使得案件數量不斷攀升。
去年1至7月,寧波海事法院受理的因資金困難、企業困頓而引發的船舶買賣、建造合同糾紛47件;但今年1至7月上升到84件,同比增長78.72%。
溫州某集團公司以五艘在建船舶作抵押,向銀行貸款12個億,結果現在基本停產,引發系列官司高達87件,截至昨日有57件以調解的方式結案。
昨天上午,省高院和寧波海事法院聯合發布《浙江海事審判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其中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寧波海事法院收案數量增長迅猛,呈井噴之勢,至7月底共受理各類案件2280件,同比增長115%。來源: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