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金鷹公司股權界定,產權明晰之際,本刊選登了“傅國定和他的金鷹公司”長篇報道,文章對金鷹創建以來的主要業績和經驗作了濃縮介紹。金鷹騰飛,這是舟山乃至全國紡織行業系統的一個奇跡,從創建到現在的40多年時間里,金鷹一直是集體企業經營機制,硬靠傅國定的有效領導和他的人格魅力影響,才使企業從小到大,聚沙成塔。我們堅信,隨著企業機制轉換后的活力注入和傅國定無私奉獻精神的發揚光大,金鷹定能飛得更高更遠。
傅國定和他的金鷹公司(上)
傅國定:浙江金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
金鷹公司: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企業、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干企業、浙江省技術創新與科技進步優秀企業、中國500家最大機械工業企業、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企業、中國紡織行業1998年利稅第一企業、中國絹紡行業規模最大產銷量最高企業,中國最大規模最長產業鏈的亞麻紡織企業,全國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業,中國紡織企業文化建設知名企業。
浙江金鷹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現有1萬多名員工,40多年來,在傅國定的帶領下,團結奮斗,艱苦創業,把山溝溝里一個鄉村小企業,打造成舟山第一家股份上市公司,為定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紡織行業的改革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苦心獨創,營造紡機與紡織相結合的特色優勢
上世紀70年代,傅國定他們克服海島工業經濟發展條件落后的困難,開拓了紡機生產,并獲得成功;80年代初,又大膽開發麻、絹紡成套機械設備,再獲成功;接著又以超前的思路,苦心獨創了國內獨樹一幟的紡機研制與紡織工藝緊密結合的經營特色。在沒有一根絹紡原料的舟山,用自主研發制造的專用紡機成套設備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投資,建立了全國最大規模(60000錠)的絹紡廠及與之配套的織造、煉染、制衣一條龍生產線,生產出國內品位、價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絹紡系列產品,也創造了同行中最好的經濟效益。90年代初,又是在沒有一根亞麻原料的舟山,自主研發制造了專用紡機成套設備,建立了長江以南第一家亞麻紡織企業。在推動南方亞麻產業雨后春筍般興起的同時,金鷹自身也滾動發展,迅速成長為全國最大生產規模的73000錠亞麻紡織以及印染后整理配套的亞麻產業,并相繼在新疆伊寧、鞏留、昭蘇和云南、河北等地建立亞麻原料種植、生產基地。
紡機與紡織屬同行中的兩個行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傅國定他們又打通了隔山的隧道,成功的把紡機制造與紡織工藝完美結合,創造了我國紡織史上的神話。紡機與紡織的完美結合,使金鷹成為中國紡織項目建設中投資最少,見效最快的成功典范,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后來居上,并展示了國內獨有的專業技術優勢。紡機與紡織的完美結合,不僅使金鷹成為向用戶提供成套紡機裝備的專業企業,而且成為全國唯此一家為國內外新建麻、絹紡織企業的示范基地和培訓基地。幾十年來,金鷹為國內外300多家企業提供了從項目設計到生產技術全面培訓的配套服務,確保了這些企業在項目建設中少走彎路快上馬,節省投資早見效。紡機與紡織的完美結合,使金鷹在紡織行業急劇跌宕的逆境中披荊斬棘,一路領先,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起,金鷹先后收購、兼并、控股了四川、安徽、新疆、河北及本省近20家國有和集體企業,使這些瀕臨倒閉或破產的企業重現生機,使原已下崗的10000余名職工重新上崗,為社會減輕了負擔,取得了優勢互補,你我雙贏效果。
二、追求質越,加強人才培育和技術創新
營造人才工程,加大科技投入,開發高新產品,是金鷹追求卓越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傅國定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在人才開發中投入大量資金。1985年他們創辦了三年制機械與紡織專業的技術學校,二十多年來,技校的教學質量在省機械系統職教檢查中名列前茅,不少學生在參加歷次省、全國青工機械操作技術大賽中獲得好名次,有些還奪得了第一名。到現在至已培養了1800余名紡機與紡織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融會貫通的技術人員,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技術尖子,革新能手,還派遣優秀員工到日本進行一年一期的專業技術學習與管理培訓,同時敞開大門筑巢引風,吸引高層次人才加盟金鷹。
在科技投入中,公司根據自身特點,把“三淘汰四提高”作為科技興業的目標,即淘汰落后設備,落后技術,落后產品,提高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和提高高新技術產品開發水平。在具體實施中,不斷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各類數控加工裝備。公司締創的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和絹紡、亞麻紡、黃麻紡新型工藝技術裝備試驗、培訓、生產基地,使企業形成了“科工貿、產學研”一體化的經濟架構,擁有了技術創新能力和發展必備硬件,為開發更具先進性、實用性和適銷性的黃麻、亞麻、絹紡新工藝裝備提供了最有效的基礎保障。公司還以項目合資、技術合作等形式與日本、法國、意大利、英國、愛爾蘭等發達國家開展現代化管理和技術的交流與協作,開發填補國家空白的高新紡機產品,并在絹、麻紡織生產應用中先入為主,加快速度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分別開發出240支和60支以上優質高支的絹、麻紡織精品。同時,從1995年起,對絹紡行業積壓成災的絹紡下腳料“落棉”進行技術開發,把歷年來大量積壓的每噸不到2元的落棉下腳料深化加工成每噸20多萬元的精梳絹絲,使其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攻克了該傳統產業歷史上從未被解決的技術難題,為自己,為同行都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
三、爭創一流,研發適銷市場的新產品
隨著高新技術向紡織業的導入,先進的紡機與高檔紡織品創新層出不窮。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紡機產品加速滲透中國市場,全國新增紡機設備總數的四分之三為洋貨進口設備。面對嚴峻挑戰,傅國定他們跟蹤國際先進技術,通過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憑借紡機與紡織工業實踐緊密結合的獨特優勢,努力探索、反復實踐、不斷創新,力求用新型紡機國產化,武裝和發展傳統產業。通過近5年時間努力,金鷹的紡機裝備替代了進口產品,我國蓬勃興建的眾多亞麻紡織企業以及絹紡企業不再向國外進口專用紡機設備,從而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支出。
1995年,金鷹承擔的國家首期雙加工程“絹麻紡新技術工藝裝備消化、吸收、開發項目”于1999年取得成功,開發的成套新工藝裝備自動化程度高,用工比老工藝設備減少50%,更為顯著的是把原傳統工藝用最好的原材料紡制120N/2-200N/2改變為普通原材料適紡210N/2-300N/2優質高支的國際極品級絹絲。1996年,金鷹借鑒法國、意大利同類機種優點,開發替代進口的新型毛紡高速系列針梳、粗紗設備。產品被推薦為國家紡織技改項目頂替進口的新型國產化裝備。1999年,自行研制了黃麻新工藝技術裝備,填補了國內用濕紡精紡苧麻高支紗的空白,并紡制出60公支的高支苧麻紗,攻克了長期以來苧麻紗織徘徊在36公支上下的技術難關。同年6月,金鷹一舉買斷擁有160余年生產歷史的世界紡機制造著名企業英國麥凱公司亞麻、大麻、苧麻、黃麻、劍麻紡機產品制造的全部技術及專利、商標、冠名權等知識產權和專用加工設備、工夾模具,這不僅使處于世界尖端地位的麥凱產品技術移植到金鷹生根開花,為金鷹和麥凱技術合爐融匯、研發世界一流麻類成套機械裝備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創造了一個價位更貼近用戶的嶄新的麻類機械系列產品新市場。金鷹在絹絲機械領域也進行了不懈的追求與探索,繼改造完成D301F型自動繅絲機后,于2002年開發成功國家重點新產品――D301JY型自動繅絲機,對主關部件成功的創新發明,是我國制絲行業進入21世紀一項重大科技成果。另外他們還研發了全自動數控沖床,高速注膠機,節能型塑機,黃麻成套紡機設備等新產品,這些新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很受用戶青睞。
機械產品開發成績驕人,紡織產品也很有魅力。金鷹現有的60000錠絹紡生產能力約占全國15%,年實際產銷量占國內總量17%。中國名牌產品金鷹絹絲、絹綢曾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價位堅挺,是國內外特別是國外用戶指定的首選品牌。亞麻紡規模達到國內生產能力的11%,2004年產量曾突破10000噸,亞麻紗、絹麻、麻類混紡、交織新品及其服裝產品,深受國際市場歡迎,其中滌麻強捻,爛花面料在2000-2001年春、夏流行面料評選中入圍獲獎。亞麻紗、布被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推介為《中國麻紡知名品牌》。金鷹桑蠶絹絹絲和金鷹牌亞麻紗先后被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待續)(協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