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中國外貿市場乏力,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之稱的第110屆廣交會仍處于“梅雨”季節。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一席話似乎預示著外貿將“多云轉晴”,他指出,將加大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等,緩解外貿企業困境。
企業訂單因何縮水?
近兩個月以來,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加劇,歐美市場需求進入下滑通道。相關數據顯示,截至日前,本屆廣交會機電產品、五礦化工產品對歐美市場出口量環比大幅下滑,其中機電產品對美國成交下降高達54.9%,五礦化工產品對歐洲出口下滑15.3%。
前來參加廣交會的中英貿易協會總裁菲利普斯表示:“雖然歐元區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遭遇主權債務危機,但歐洲整體尚未有明顯的消費下降跡象,然而,根據以往經驗,歐債加劇會逐漸影響到整個歐洲的商業情緒。”
珠海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友元表示,今年第三季度,雖然格力總體出口額增長達到60%,但對歐洲的出口額同比下降40%至50%。
TCL多媒體首席銷售官赫義反映,“由于歐債危機加劇,歐美市場疲軟,許多國際著名電器公司都調低了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目標。
而歐債危機的影響未來或會更加兇猛。據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一方面,歐洲債務危機沖擊向實體經濟領域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通過貿易領域向中國傳導存在時滯;另一方面,日本的災后重建和對新興經濟體貿易的擴大彌補了歐洲需求萎縮留下的外需短板,因而,歐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目前尚未完全體現出來。
據肖友元分析,樂觀預計,今年,歐洲市場的銷售額將與去年持平,悲觀預測,在歐洲市場將會下降10%至20%。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訂單減少也與部分中國外貿企業漲價有關。據上海索伊電器有限公司負責進出口業務的李文山介紹,今年以來,企業成本壓力持續增加,部分原材料價格漲了一倍,工人的工資也上漲了三四成,“直接導致公司每臺冰箱的成本提高了50元人民幣”。
對此,菲利普斯表示,中國供應商報價的大幅提升,可能會影響到歐洲采購商在華的采購計劃,他們可以從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價格更低廉的地區進行采購。
開發市場發掘“績優股”
雖然歐美國家訂單的下滑令人沮喪,值得欣慰的是,亞洲新興市場訂單猛增。據悉,機電產品亞洲市場成交16.9億美元,比上屆增長54.9%,其中,印度市場成交最多,達到2.4億美元;歐洲成交1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9.7%;美洲成交11.4億美元,比上屆下降27.4%;非洲成交3.4億美元,比上屆增長6.4%。
或許,掘金新興市場已成為中國外貿企業應對歐美債務危機的一副良藥。中山格蘭仕生活電器外貿公司業務二部部長李勃表示,本屆廣交會,來到格蘭仕攤位的客商,約三分之一都來自新興市場。
“從表面上看,新興市場國家的產品檔次不高,消費力不強,但跟市場已經成熟穩定的發達經濟體相比,這些國家其實蘊含著更多機遇。”來自汕頭的一家木地板制造企業的負責人說,以木地板為例,歐洲人對產品質量要求很高,但可能購買一次產品就會用很多年,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迅速,而且勞動力相對廉價,過幾年就會重新裝修一次房子,因此,市場潛力更大。
此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為外貿企業吃了顆定心丸。日前,溫家寶在廣州指出,將加大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同時穩定出口退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以緩解外貿企業的困境。
對此,業內人士評價說,這些政策對于穩定外貿企業情緒能產生一定作用,但如何執行,則需要進一步細化和規范。同時,必須從制度上界定銀行對外貿企業的放貸力度,比如設立專門負責給外貿企業和中小企業貸款的部門,且劃定一定額度的專供資金,同時,銀行還需要對這些資金的風險承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外貿企業便捷高效地獲得信貸支持,同時保證銀行不至于胡亂放貸。(中國貿易報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