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舟山群島新區獲批,成為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層面新區。會上,舟山群島新區未來發展的走向也成為了眾多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
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崔旺來長期關注舟山海洋經濟發展,他表示,長三角地區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遇到的最大瓶頸是缺乏自由貿易港。舟山群島新區在這方面的天然優勢十分明顯,而與北面緊鄰的上海如果能緊密聯動,那么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他認為,舟山群島新區與上海浦東新區在功能上互補,如果兩區互動,將形成“浦東研發,江浙制造,舟山物流”的長三角地區新發展模式。
“如果說浦東新區是長三角的大腦,那么舟山群島新區應該成為長三角的心臟與供血系統。”崔旺來表示,舟山群島真正體現全球一流水準、最具國家戰略意義、最具稀缺價值的,還是舟山優越的港口資源、水水中轉、水陸中轉優勢和以島嶼為基地的戰略資源儲備條件。
據介紹,根據我國海洋戰略優先發展順序,舟山要先行建設“國際物流島”,作為我國戰略物資儲備、配送、交易基地以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崔旺來表示,舟山群島目前已經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商用石油儲運基地中化岙山基地、亞洲最大礦石中轉港馬跡山港以及浙江最大的煤炭中轉基地浙能六橫煤炭中轉碼頭,未來舟山還要建成全國重要的油品、鐵礦砂、煤炭、化工品、糧食、集裝箱中轉貿易加工六大基地,為解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撐。(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