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蕾鋸業依靠技術創新增效
2007年,位于六橫的舟山春蕾鋸業有限公司產值達到1億元;去年,這家公司的年產值僅3000萬元,縮水超過三分之二。沒想到公司負責人鄔明君卻顯得很開心:“這反而是件好事。很簡單,產值雖然減少了7000萬元,可企業的利潤卻不降反升。”鄔明君說,靠著技術創新和經營理念更新,公司走上了更寬廣的發展之路。
沒念完小學卻發明100多項專利
在公司法人代表鄔賢燕的辦公桌旁,放著一把擁有兩項國家專利的鋼鋸架。記者注意到,這款型號為BT345的鋼鋸架,上方可以打開一個小孔放備用的鋸條。而鋸條的角度,可以在45~90度間進行手工調整。“這就是我發明的專利。”鄔明君自豪地說,一家企業要是缺了技術創新,肯定就要變成“瘸子”。
今年59歲的鄔明君,只念過兩年小學。20歲起,鄔明君當了5年木匠,隨后又干過螺絲螺帽批發銷售。1983年,鄔明君成立了舟山百蕾鋸王集團公司,主要生產鋼鋸架、老虎鉗、螺絲刀等工具。鄔明君走上發明之路,還有一個小故事。十幾年前,鄔明君曾去美國推銷產品,一位同行的歐洲商人告訴他:其中一款鋼鋸架的手柄與別家的專利產品雷同,這是侵權的。回國后,鄔明君就開始研發申請自己的專利。
當過木工的鄔明君,對鋼鋸架十分熟悉。為了發明出更好的產品,鄔明君經常對著鋼鋸架琢磨到深夜。鄔賢燕辦公室內這把鋼鋸架的發明,靈感就來自鄔明君做木工時碰到的煩惱。“干活時如果鋸條斷了,又正好沒帶備用的鋸條,很麻煩。”鄔明君于是想辦法將備用鋸條裝到了鋼鋸架上。這款產品頗受歡迎,目前銷量已超過了2萬把,最近一家美國客戶也正跟公司洽談訂貨。
從1998年以來,靠著鉆研和好學,鄔明君累計發明專利100多項。“有了專利,產品的身價就不一樣了。”鄔明君說,比如這款BT345鋼鋸架,出廠價在五六十元左右,比普通的鋼鋸架貴了好幾倍。
利潤不降反升的“奧妙”
2007年,鄔明君的企業年產值達1億元左右。“聽起來好聽,但數進數出多是別人的錢,自己能賺到的只有個零頭。”鄔明君說,當時公司生產的產品五花八門,除了鋼鋸架,還有老虎鉗、扳頭、螺絲刀等各類工具。由于這類工具是大路貨,一般廠家都能生產,市場上競爭激烈,因而利潤并不高。一個億的年產值,按照平均4%的利潤率計算,一年下來也就只能賺到400萬元左右。
2008年的一場金融危機,讓企業看到了轉型升級的契機。“當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依靠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已賺不到什么錢。”鄔明君說,但擁有專利的鋼鋸架產品,銷路還挺不錯。這給鄔明君上了一課:企業要走精深化加工的路子。
2008年6月,鄔明君將企業改名為春蕾鋸業公司,并縮小生產規模,將生產老虎鉗、扳頭、螺絲刀等的設備賣掉,一心一意做起了鋼鋸架。企業轉型后,很快就嘗到了“甜頭”:2009年,企業的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2010年達3000萬元左右。“產值下降了,可利潤率卻提高到了15%左右。 ”鄔明君說,以3000萬元產值來計算,企業的年利潤有450萬元。
“兩條腿”讓企業走得更穩
5月6日上午10時多,春蕾鋸業公司的廠房內機器聲“隆隆”作響,工人們正加緊制作準備出口的鋼鋸架,這批總計1萬把的優質鋼鋸架將出口到德國。在生產車間看到,100多種模具整齊地堆放在地上。“這些模具可用來生產100多種鋼鋸架。”公司法人代表鄔賢燕介紹說,這些模具生產出來的鋼鋸架都具有國家專利,也正是這些“高人一籌”的產品受到了客戶的青睞。
據了解,目前春蕾鋸業公司能生產兩三百種不同的鋼鋸架,而其中100多種都是公司自己的專利產品。鄔賢燕說,目前公司生產的鋼鋸架出口到美國、日本、墨西哥、西班牙、韓國等60多個國家。“企業正在申報的專利還有30多項。”鄔明君說,“一批下來,就馬上可以投入生產。今年發展勢頭不錯,預計年產值可達4500萬元。”(陳妤 沈寬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