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產經新聞》報道:目前,我國年銷售紙杯120億只,但市面上大概有8成紙制容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即QS認證)。更嚴重的是,很多品牌紙杯沒有詳細耐熱溫度,過度使用含苯油墨,甚至違規用廢塑料等問題,造成紙杯毒害物質超標,進入人體產生危害。
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紙杯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用白卡紙做的,用來裝干貨,不能盛水和油;第二種是涂蠟紙杯,裝水溫度不能超過40℃,否則蠟會融化,而蠟含有致癌物質多環芳烴;第三種是現在人們普遍使用的紙塑杯,里面有一層淋膜紙,但如果制作時所選用的材質不好或加工工藝不過關,會產生有害物質。
此外,一些紙杯生產廠家為了減少成本,竟然用回收來的廢棄紙張進行生產。為了增加紙杯的重量,他們往廢紙里添加一些工業用的碳酸鈣、滑石粉,而這些物質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由于用廢紙生產的紙杯看上去比較黑,有的廠家就用漂白液進行漂白或加入了大量的熒光增白劑。同時,紙杯上印刷顏色也是“元兇”之一。很多紙杯廠采用非食品級油墨,含非常容易揮發的苯,而苯有致癌的危害。紙杯一個疊一個,上面的油墨很容易沾到紙杯內壁。這些有害物質一旦進入人體,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網站發布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自2009年9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將在全國范圍內查處未獲得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銷售或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行為。
因此,專家建議:一次性紙杯能不用就不用,除了質量問題,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角度講也應該盡量少用、甚至不用。購買一次性紙杯時,首先要注意看包裝,產品包裝上應注明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產品的執行標準、生產日期、有效期等。第二,應注意包裝袋是否密閉,不應有破損,否則在裝運、銷售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的污染。第三,如果聞起來有刺鼻的氣味,或者摸著杯子感覺是軟軟的,或者對著光看有雜質,最好不要購買。應選擇杯壁厚實、硬挺的。在使用一次性紙杯時,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先拿開水燙一下,過了四五分鐘將水倒掉,讓紙杯中有害物質充分揮發。(信息來源:協會金華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