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務部公布了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整體情況。整體來看,我國服務貿易整體規模再創新高,貿易地位不斷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經貿強國,國家宏觀政策不斷落實,服務貿易發展前景可期,也必將在促進我國經濟貿易高質量發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8年服貿發展亮點多
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服務貿易規??焖贁U大。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52402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在增速方面,據測算,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同比增長11.5%,高于我國貨物貿易9.7%的增速。我國服務貿易的貿易比重不斷提升,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愈發重要。
服務貿易大國地位不斷提高。與其他服務貿易大國相比,我國服務貿易增速較快。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2018年前10個月我國服務進出口增速分別比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高出11.3、6.7、7.5和8.8個百分點,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整體規模有望繼續保持世界第二,我國與世界服務貿易第一大國美國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服務貿易逆差繼續收窄。2018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17658億元,同比增長14.6%,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進口34744億元,增長10%。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開始提速,并且超過進口增速。這是繼2017年服務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發展趨勢的延續,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連年擴大的趨勢得到緩解,逆差規模不斷收窄。
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952.1億元,同比增長20.7%,高于整體增速9.2個百分點,占服務貿易規模比重上升至32.4%,比2017年提升2.5個百分點。同時,旅行、運輸和建筑三大傳統服務貿易領域進出口額33224.6億元,同比增長7.8%,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3.4%,比2017年下降2.2個百分點。服務貿易結構的改變意味著我國基礎稟賦結構不斷優化,高級要素逐步積聚,成為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高端生產性服務發展成為亮點。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口增幅較大,進口額達到2355.2億元,增長22%;出口368億元,增長14.4%,實現高速發展。技術服務出口1153.5億元,增長14.4%;進口839.2億元,增長7.9%。近幾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口增速保持在20%以上,表明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對國際先進知識和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強,是我國實現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要體現。
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地區貿易占比提升,引領示范作用不斷增強。2018年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由15個增加至17個,這些試點地區服務進出口合計39870.1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76.7%,高于全國增速5.1個百分點,成為我國服務貿易的主要陣地。其中,服務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為13749.9億元和26120.2億元,增速分別為18.1%和15.8%,均高于全國增速。這些地區的服務產業基礎較好,同時創新發展試點政策推動了服務產業國際化發展,從體制機制上形成了對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表明國家支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政策作用正在顯現,實現了促開放、提質量、優結構的綜合發展成效。
未來服貿發展動力足
展望2019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
服務產業國際化發展趨勢明顯,服務貿易地位將不斷提高。縱觀二戰后日本、韓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這些國家都經歷了產業從工業化向服務化轉變的過程,并且逐步成為服務貿易大國。隨著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服務產業和服務貿易已經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邁入了經濟服務化和服務產業國際化協調發展的階段。2018年,我國人均GDP約為9500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52.2%,服務貿易同比增長11.5%,我國已經步入服務型經濟發展階段,服務產業和服務貿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動力,服務產業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未來,伴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繼續提升,服務產業國際化水平必將進一步提高,服務貿易地位也將快速提升。
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轉變將引致服務進口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超過38萬億元,消費增長9%。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已經逐漸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同時,我國恩格爾系數(居民個人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例)為28.4%,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在30%以下的水平。這說明我國的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人民對美好物質生活的需要不斷增強。而當前,我國國內依然存在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現象。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我國以此為契機,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必將進一步推動服務進口,大力引入可以滿足國內生產生活需要的高端服務,緩解和消除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服務貿易尤其是新興服務貿易進口規模必將持續擴大。
政策持續發力將促進服務貿易提質增效。2018年,國務院批復了《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繼續推動為期兩年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建設,并將試點地區從15個增加至17個。試點方案中,針對上一輪試點中遇到的政策落實難、見效慢、碎片化等問題進行調整,圍繞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壯大服務貿易市場主體、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模式、提升服務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從而形成宏觀調控、產業培養、主體壯大、模式創新、要素集中等從上至下的系統性服務貿易發展和促進體系。試點政策的不斷貫徹落實將不斷加速服務產業國際化進程,促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以服務業開放帶動服務貿易聯動發展。我國不斷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上海自貿區建設持續深化,服務業開放水平不斷提升試驗。上海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縮減,從2013年的190條“瘦身”至2018年的45條,并出臺全國第一張服務貿易領域負面清單。海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成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對標國際自貿港,著重推動人才、商品、資金和信息四個方面的要素自由流動,同時進行稅收制度改革,打造離岸金融中心,相關政策和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健全?;浉郯拇鬄硡^建設借助港澳開放優勢,在推進CEPA協議落實過程中,與內地九市協調聯動,形成我國東南開放門戶。隨著我國以服務業開放為核心的開放戰略的不斷深化,要素流動環節不斷打通,服務貿易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成為服務貿易發展新動力。目前,數字技術快速發展,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進入了“DT(Data Technology)”時代。傳統概念上土地、資金和人力等的生產要素流動已經無法追上時代的步伐,大規模數據聯通傳輸及計算并聯共享推動了世界范圍內信息爆炸,數據成為新型要素,進入人們的視野,改變人們的生活。數字技術的應用導致了信息的傳輸成本大幅下降,極大解決了服務貿易共需之間的不平衡。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發展讓每個移動終端都可以享用世界整體計算能力,減少了資源的浪費也提高了社會整體的勞動生產率,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勞動者可以以較低成本享受豐富資源,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數字技術的發展對服務貿易的要素流動和資源配置都產生了極大促進作用,并催生出多種新型跨境服務提供模式。未來,數字技術的應用必將為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作者單位: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