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的父親在新加坡經營的企業破產,因之抑郁而病故。債主們天天上門來討債,陳嘉庚變賣了家產來還債,但最后還是欠下了印度債主哈利20萬元巨款無法歸還。按照新加坡的法律是:父債子免還,所以,陳嘉庚就根本不用還這筆欠債了!但陳嘉庚卻鄭重地向哈利表示:“只要我陳嘉庚在人世一日,這筆欠債就一定會盡數償還!”此后父親留下的家產就只剩下一家負債的米店了,陳嘉庚投入全部的精力夜以繼日地打拼,妥善經營,終而力挽狂瀾,重振了家業:幾年后,米店償清債務并開始盈利了!這時,已經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陳嘉庚不顧親友的堅決反對,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終于找到債主哈利,連本帶利地還清了父親所欠的債務!當哈利拿到陳嘉庚歸還的這筆巨款后,簡直不敢相信天下競有這樣一位“一諾千金”的人。當時有人說陳嘉庚實在是太傻!但他卻說:“中國人要取信于世界,決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我們中國人一向講究言必信,行必果!”此事作為一件商界新聞、奇聞,便迅速傳遍了東南亞。此后。陳嘉庚便聲譽鵲起,人們都相信他的商業道德和信譽,都樂于與他做生意。以此為契機,陳嘉庚在商界便迅速崛起,他所以能白手起家并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億萬富翁,這與他在商界具有“一諾千金”的信譽是密不可分的。(沙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