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華為銷售收入3950億元人民幣(約60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凈利369億人民幣(約57億美元),同比增長33%。不久前舉行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華為的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提出了到2020年華為銷售收入突破1500億美元(約1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在華為身上發生的奇跡,讓世人充滿了好奇。
昨天,作為華為國際咨詢委員會顧問的田濤現身杭州,參加了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承辦的第七屆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年會,剖析了華為奇跡背后的秘密。
華為一年銷售收入
超過BAT三巨頭總和
3950億元是個什么概念?要知道,2015年,BAT三巨頭的總營收合計才2635億元。其中騰訊2015年總營收為1028.63億元,相當于華為全年營收的26%,阿里總營收為943億元多,百度2015年總營收663.82億元。
華為的業務分三大塊,其中運營商業務去年收入2323億元,同比增長21%;企業業務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44%;消費者業務異軍突起,收入達1291億元,同比大增73%。數據顯示,華為2015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08億臺。來自IDC的數據,2015年Q4廠商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中,華為以1790萬臺位居第一。而且,華為銷售額的65%以上來自于中國之外。
這種高增長的勢頭仍在延續。“今年1~4月,華為的利潤好得有點離譜。”田濤調侃說。根據他的分析預測,今年華為的銷售額預期將會達到818億美元,明年沒有意外的話,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按照任正非公開宣告的華為2020年銷售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以上的目標,未來5年華為的營收將翻倍以上,達1.46倍。
9萬多員工持股
任正非持股僅1.01%
在田濤看來,華為奇跡背后的核心推動力,來自于他們的制度創新,尤其是財富分配機制創新。
“華為有17萬員工,其中外籍員工4萬多。這些員工主要是一批受過良好教育的中高級知識分子,或者稱之為知識勞動者。是他們創造了華為的世界奇跡。”田濤說。
而華為的員工持股制度,是華為能夠凝聚17萬知識分子的核心動力。公司每年會根據員工的工作水平和對公司的貢獻,來決定是否獲得配股。只有被認定為“奮斗者”的員工,才能參與公司的配股。而且,華為給員工配股的價格,20多年來始終是按凈資產的價格,沒有溢價。所以華為內部有一個說法,華為股權的變動,是一種典型的殺富濟貧。
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目前只擁有公司1.01%的股權。20年前參與創業的萬名員工,每年不斷為新員工稀釋股權,也都是以凈資產的價格去稀釋。
配股實行“飽和認證制”,也就是股東有配股的上限,一旦達到上限就不參與新的配股,這就最大程度上限制了一股獨大、少數人控股的情況,也給公司長遠的激勵機制布下了空間。
華為的員工持股都是虛擬受限股,每年可獲得一定比例的分紅,以及對應的公司凈資產的增值部分。但虛擬股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也不能轉讓和出售。員工離開公司時,股權由公司回購。這種封閉式的股權結構確保了公司能集中決策意志,當然也屏蔽了門口的“野蠻人”。截至2015年底,已有9萬多員工加入了公司的持股計劃。
華為還有1萬名左右的藍領勞動者,接下來公司也要給他們股權。
不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
華為準備50年不上市
“華為是全球500強中,可能是僅有的一家未上市公司。華為公司最新的決定是:50年不上市。”田濤介紹說。在眾多企業蜂擁擠向上市“獨木橋”、想憑借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大背景下,華為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經濟學中的一個核心理念是資本雇傭勞動,田濤認為,華為要實踐的是勞動雇傭資本,或者確切地說是知識雇傭資本。
“過去5年,華為患上了利潤恐懼癥。利潤太多的恐懼癥。”演講中田濤不失幽默。所以去年6月,員工普遍獲得了一次加薪,總額高達30億美元。華為28年歷史,只有一年沒有加薪,27年年年加薪。有報道稱,在華為,年收入超過500萬的員工有上千人,年薪百萬以上的超過1萬人,而且有圖有真相。“在華為,員工每年總收入(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等)與股東分紅的比例為3:1。”田濤說。
錢還用不完,怎么辦?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唄!華為規定,銷售額的10%一定要投入研發,這是鐵律。而去年因為利潤太好,研發投入占了銷售額的15.2%!按3950億元的銷售額計算就是600億!“今年1~4月利潤又高得離譜,那就再加大研發投入唄,而且規定基礎研發占整個研發的30%。也就是30%的經費要投入面向未來的科學發現。當然這也給華為帶來了能夠長期發展的基礎,利潤也會更可觀。”田濤表示。
華為的股東結構中沒有任何的外部資本股東。華為的股東實際上是“勞動者+股東”。“華為認為,勞動者的大腦價值高于資本的貢獻。華為不謀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而是堅持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核心的價值觀。”田濤說。華為的目標是實現公司和員工的雙贏,或者說是公司、員工、客戶的三贏。
幾年前,投資大佬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Roach曾帶領機構投資者代表團造訪華為。“我們能為他帶來3萬億美元的投資。”Roach說。但任正非沒有親自接待,他說不論公司多小,如果是客戶,他都會接待,但Roach不是客戶。(選自世界浙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