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對外貿來說不僅是場及時雨,從波及影響“當量”與從站位高度看,并不亞于2014年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國16條。”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說。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的19號文件,包括穩外貿的16項舉措。白明說,“上次19號文件的政策工具現在基本都在用,但是落實不夠,回穩形勢嚴峻,還需再加碼。這次發布的政策含更多“真金白銀”,比如信用保險融資、退稅、減少企業收費等,概括而言就是多給支持少收線。”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7.17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4.4%。不過4月份出口同比增長4.1%。專家分析,進出口下降趨勢在逐步收窄,穩外貿政策正在發揮效力。
在白明看來,除了“真金白銀”的一系列舉措,《意見》也在為企業提供服務方面給出具體建議,包括推動電子商務和市場采購等在內的外貿新業態發展、通過政策釋放更多紅利等。
其中,調整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減免規范部分涉企收費便屬于能夠精準實施的針對性政策條款。
在出口方面,意見指出,對照相機、攝影機、內燃發動機等部分機電產品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則退稅,電子電器產品出口符合政策條件的,可按規定免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在白明看來,這些政策都非常“有分量”,例如中國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占將近60%,即使只調整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影響也會很大。
“國際金融危機后,退稅進行了六次上調,這次再次上調,說明外貿形勢比較嚴峻。”白明告訴記者,這部分可以享受提高出口退稅率待遇的機電產品,是上次“漏網”的高技術產品,無論是照相機、攝影機還是內燃發動機,都是技術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至于技術密集型的紡織類產品,一方面部分已經享受退稅,另一方面它們其實對匯率變動更加敏感。
在進口方面,意見指出,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重點支持先進設備、先進技術進口。降低部分消費品關稅,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白明指出,賦予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使用和進口資質,說明國家鼓勵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這條政策有利于實業發展。(中國貿易報 胡心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