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創新應成為外貿發展主動力 [發布時間]:2016-05-19

返回 打印

    外貿創新,其實就是滿足國際市場的新期待、代表潮流發展的新趨勢,而不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不斷地改變產業基礎,從而迷失了方向。
  2015年,我國對外貿易“成績單”令人感慨。當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是2009年外貿出口、進口雙收縮以來最糟糕的一年。
  盡管數據并不好看,但我國卻出人意料地打破了國際貿易中由美國保持了47年的一個紀錄。根據聯合國貿易與就業會議數據,2015年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2.3%上升至13.8%。這是美國在1968年曾經占到的比重,此后任何國家一直無法打破。外界原本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人民幣對美元在近10年也升值將近20%,中國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本應被成本更低的競爭者奪走。然而,中國在近幾十年工業崛起時興建的制造業基礎設施讓出口保持旺盛,也為企業生產高價值產品提供了基礎。英媒稱,在全球需求疲軟的形勢下,中國出口卻顯現曙光,成功地推倒了之前的普遍預期。
  在全球需求疲軟、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我國外貿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它讓我們看到,正是這種壓力,成為加快推動我國外貿結構調整、發展創新的最好外部環境和條件。創新,今后應成為激發我國外貿發展的主要動力。
  大力培育有創新能力的全球化公司
  華為可以說是當今中國產品和產業創新的示范典型。1978年,華為在深圳成立,最初的主營業務是通信設備。當時在通信行業中,對摩托羅拉、西門子、阿爾卡特這些巨頭來說,華為只能算是無名后輩。然而到了2008年,全球有100多個國家采用了華為的通信設備;全球排名前50的電信運營商中,有45家使用的是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華為的手機產品更是異軍突起。華為P9一經發布,即有外國知名科技博客TheVerge評論稱,華為P9代表了中國手機廠商正在從模仿蘋果的路線上退出,而成為了創新路上的另一引領者。2015年,華為成為全世界第4家年度智能手機銷量超過1億部的企業,之前只有諾基亞、三星和蘋果實現了這一成就。目前,華為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超過10%,在有些國家甚至達到了15%~20%;手機業務排名全球第三,且正計劃在4~5年時間內超越蘋果、三星。如果中國的外貿企業能夠更多地涌現出像華為這樣有創新能力的全球化公司,我國的對外貿易將大有改觀。
  力推有創新概念的市場化產品
  當前在國際市場上,“高鐵沖出國門”、“無人機遨游世界”是我國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技術領先和品質保證之下,我國企業正在海外積極投標各國高鐵承建,如土耳其高鐵、墨西哥高鐵、新馬高鐵、泰國高鐵、印尼高鐵以及美國加州高鐵等。無人機更是風頭正勁,如大疆的無人機產品,不論是科技含量、產品質量還是銷量,都已是世界第一。
  外貿創新,其實就是滿足國際市場的新期待、代表潮流發展的新趨勢,而不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不斷地改變產業基礎,從而迷失了產業和自己。即便是老產業和小產業,只要堅持創新,也能創造新機遇和大機會。如“老干媽”和辣條,由于迎合國際消費者的口味和追求,竟然成為奢侈品和時尚產品。老干媽每天銷售130萬瓶,據說在美國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每瓶售價8.99美元;辣條售價高達12美元一包。這說明了外貿產品創新的基本內涵在于市場的需求和消費的發展方向,只要堅持這一方向,“黃瓜白菜人人愛”的局面也是可能形成的。
  弘揚有創新理念的企業家精神
  那些成功企業和暢銷產品離不開辛勤耕耘與創新的企業家們,如任正非董明珠張瑞敏,這才成就了這些企業的輝煌。我國外貿的發展需要這樣一批具有全球視野、開拓精神和豐富經驗的企業家。我國外貿企業當前創新所面臨的困難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企業家精神的缺乏,從而導致轉型升級困難。在同樣的資源稟賦、同樣的市場需求情況下,企業業績卻參差不齊。所以,不能夠“只見物不見人”,從而忽視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企業家精神是在市場變化和外來沖擊時能夠靈活應對,也是在企業面對世界經濟環境變化時,能夠及時引領企業改變發展模式,走出困境,更是在世界經濟調整面前,能夠抓住機遇,果斷進行創新升級。我們有的外貿企業熱衷于扎堆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長期從事代工生產,企業陷于“低端依賴”而不可自拔,只善于擴大規模,不善于研發創新提高技術水平。這種做法不僅無助于實現價值鏈升級,而且很容易造成低端積累、產能過剩。我們要提倡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就在于能夠促進外貿新產品的出現、新市場機會的創造,而這正是目前我國外貿企業所普遍缺乏的。
    長期以來,我國的外貿政策總是在外延和外部環境方面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成長或者便利條件,而對企業內在的創造力和競爭力方面,關注度還有待加強,這就是每每談論外貿發展或者創新時,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給政策、給優惠、給獎勵”當成首要選項,而對于如何讓企業把創新當成自己決勝命運前途的大事卻缺乏深度的思考,所以,外貿政策本身也需要創新。
    (國際商報,作者張國慶系中國WTO研究會外顧委委員、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商務部原駐上海特派員)

Copyright ? 2008 www.jjr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