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企業(yè)需對今后的外匯波動風險引起足夠關注和準備
近日,人民幣的巨幅波動備受矚目。僅8月11月日和1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xù)出現(xiàn)超過千點的跌幅,為2005年匯改十年以來僅有。而此之前,美元、日元、歐元等主流貨幣均也經歷著大幅震蕩。
匯率被理解為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或者說體現(xiàn)的就是一國貨幣的價格,而標價則用另一國貨幣表示。一直以來,匯率問題給人一種復雜而又影響深遠的印象,也是國際金融中的核心命題,其對一國經濟金融尤其是外貿出口領域的影響毋庸置疑。在世界經濟彼此聯(lián)系日益頻繁、大幅度匯率動蕩卻也日益常見的今日,匯率問題的重要性開始凸顯。而在涉及匯率時,如下三點可能首當其沖。
首先,國際貨幣體系以美元為核心。美元的特殊地位源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立的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世界貨幣規(guī)則,即由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各國之間的貿易均以美元結算。該體系直接使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雖然之后歷經布雷頓體系的解體,但美元的核心地位依然,并體現(xiàn)到生產原材料的定價中――至今,幾乎所有原材料的定價貨幣依然是美元。因此,美元的狀況會直接沖擊各國貨幣政策。
其次,在影響匯率的眾多因素中,利率水平尤為重要。于短期而言,加息將導致本國貨幣升值,降息則反之。簡單的例子是,如果人民幣的存款利率高于美元,國際資本只要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存入中國,就能收獲更高的無風險利息,只要到期后再兌換成美元即可以贏得無風險收益――而基于無風險套利思想,即世界上并沒有如此簡單的免費午餐,在到期兌換成美元時,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將出現(xiàn)貶值,從而消滅這樣的無風險機會。這也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何美國、歐洲及日本推出低利率即所謂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這些國家貨幣持續(xù)貶值的原因。
最后,一國經濟基本面的好壞將決定一國貨幣的長期需求。經濟狀況持續(xù)改善,經濟形勢持續(xù)向好的國家,其貨幣在國際市場的表現(xiàn)將持續(xù)強勁。另一層解讀是,對外貿易持續(xù)順差的國家,其貨幣也將升值。另一方面,不容忽視的是,匯率問題從來不是簡單的經濟和金融問題,并密切受到國家干預的影響。但國家力量有時也將面臨兩難:即鼓勵和廣大出口需要貨幣貶值,而維持國內資本市場繁榮、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往往需要貨幣維持升值預期。
根據(jù)以上三點,我們再來回顧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由于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xù)改善,美聯(lián)儲加息不斷成為大概率事件,由此引起美元升值預期大幅上升。而隨著歐洲、日本的經濟基本面長期得不到改善,量化寬松政策持續(xù),歐元和日元大幅升值短期內可能性并不大。中國經濟仍處于“新常態(tài)”且短期內加息或者出現(xiàn)緊縮貨幣政策的可能并不大。經濟基本面及貨幣政策分化導致美元進入升值通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以美元為中心的匯率市場大幅震蕩也可能成為常態(tài)。由此將對從事外貿或者需要外匯結算的國內企業(yè)日常經營帶來較大變量。
從經營者的角度,外向型企業(yè)需對今后的外匯波動風險引起足夠關注和準備。而從金融的解決方案看,基于外匯風險規(guī)避的套期保值工具及相關衍生產品可能成為企業(yè)應對今后外匯波動風險、鎖定經營成本或者收益的良好途徑。(李哲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