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中國船舶工業發展還是世界其他造船大國的發展經驗來看,金融支持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政策性金融的引導,能夠促進船舶工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作為中國船舶融資的主渠道,中國進出口銀行對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的支持從來沒有猶豫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表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船舶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以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代表的金融界一直發揮著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如今,在整個中國經濟戮力打造“升級版”的背景下,中國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浪潮也呈蓬勃之勢,中國進出口銀行這家“船舶融資老店”,正不斷通過金融創新,打造船舶融資的“升級版”。
金融服務實業,進出口銀行責無旁貸
日前,國務院公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意見》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指導,以“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為核心,釋放出強烈的“金融支持實業改革發展”的信號。
對此,孫平表示,支持實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增長十分必要,因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新增就業人口數量預期目標的實現都要倚重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為實體經濟的典型代表,船舶工業是為國防建設、航運交通和海洋開發提供主要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保障國家安全和維護海洋權益的重要工業基礎,對于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振興裝備制造業、擴大機電產品出口、解決勞動力就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在改善民生、擴大內需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對于船舶工業,大力支持是中國進出口銀行一貫秉承的原則。”孫平對船舶工業支持的態度十分堅定。
金融支持實業,對進出口銀行而言不僅僅是一句政策口號。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船舶出口賣方信貸、船舶預付款退款保函,到本世紀初的船舶出口買方信貸,截至目前,進出口銀行在船舶融資方面已經擁有了20余個信貸產品,覆蓋整個船舶產業鏈。同時,經過此輪金融危機的洗禮,進出口銀行也積累了一定的風險控制和不良貸款處置的經驗,對船舶行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孫平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繼續發揮其政策性引領的獨特作用,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為船舶工業提供更契合、更便利的金融服務,為促進我國船舶工業早日實現轉型升級而努力。
逆周期金融支持,調節產能結構性過剩
近期,國務院頒布《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多項金融政策支持船舶工業轉型發展,提振了中國船舶工業的信心。但也有評論質疑,船舶工業產能已然過剩,不應再受到國家政策支持。孫平認為,這個認識存在偏差。
孫平表示,中國船舶工業的產能過剩只是結構性過剩,是高耗能、傳統船型的產能過剩,而《實施方案》的重點正是促進船舶工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因此,在落實《實施方案》時,中國進出口銀行在現有信貸產品的基礎上,會設定一些準入標準,通過有效金融引導,實施創新驅動,改善需求結構,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促進企業轉型轉產,實施兼并重組,提升大型基礎設施能力,以達到轉型升級的目的。
在船舶行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進出口銀行仍將逆周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該行一方面幫助造船企業“保訂單、增訂單、促轉型”,另一方面幫助航運企業“降成本、增活力”,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逆周期操作,通過幫助船企爭取實實在在的訂單,引導和支持造船業與航運業逐步走出困境,實現轉型升級。
具體措施包括,制定船舶行業信貸政策,重點支持節能環保、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高端產品的研發、建造、出口;通過提供符合國際慣例且具有競爭力的融資條件,積極幫助造船企業承攬和爭奪海外訂單;通過先與國外船東簽署節能環保型船、大型集裝箱船等系列高端船型融資協議,鎖定訂單,再幫助國外船東選擇符合其需求的船企進行建造,以有效提高我國造船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談判地位;大力推動造船業與航運業的協同發展,與交通運輸部合作推進內河航道建設和船型標準化,支持中遠集團、中海集團、中外運長航集團和有地方特色的民營航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等。
全產業鏈升級,抓住機遇“走出去”
“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不僅包括船舶總裝建造的升級,還包括船舶設計、建造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進出口銀行對船舶工業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都會給予大力支持。”孫平對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有著自己的理解。
孫平介紹,進出口銀行一直在探索和創新不同類型的船舶融資業務品種,致力打造覆蓋全產業鏈的融資服務。例如,進出口銀行近期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物流公司提供5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其物資采購及多元業務發展。
“對物流產業提供金融支持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國際物流貸款、國際物流運輸服務貿易貸款等,都是為了配合中船集團公司旗下的物流產業在融資方面不同的需要而開展的創新業務。未來,進出口銀行支持的重點不能簡單地概括為針對哪一方面,只要是對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有利的項目,我們都愿意支持。”孫平表示,總的來說,進出口銀行會順應船舶產業發展的趨勢,貫徹國家產業政策,著眼船舶技術的發展,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為我國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盡一份力。
根據對世界船舶工業發展的判斷,孫平建議中國船企抓住目前的機遇大步“走出去”。他指出,世界船舶工業已經進入新一輪深刻調整期,圍繞技術、產品、市場的全方位競爭日趨激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船市低迷期,正是依靠市場的力量淘汰落后產能、整合資源、加快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好時機。當前,一些歐洲企業由于資金和市場問題,急需戰略投資合作,而我國船舶企業已具備“走出去”的條件,也有著“走出去”的現實需求。
孫平認為,對于中國船舶企業來說,要想成功實現“走出去”,還需練好內功,要按《實施方案》的要求,著力進行技術創新,將安全、節能、環保作為標準,加大船型設計、關鍵建造工藝、技術標準和配套設備的研發力度,提升高端產品的設計、建造和維修能力,提升對企業的管理能力,以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同時,進出口銀行將對船企“走出去”給予大力支持,例如其推出的船舶企業并購貸款業務,將促進有實力的船企實施海外投資、海外并購,利用國外企業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優勢,推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來源: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