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出口企業應對貿易壁壘須自身謀變 [發布時間]:2014-03-27

返回 打印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簡稱TBT)是當前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2012年,國外TBT導致我國出口貿易直接損失685億美元,占全年出口總額(20498.3億美元)的3.34%,導致企業新增成本280.2億美元。據質檢總局統計,2012年全國3152家出口企業中有23.9%受到TBT的影響,一些沿海出口省份的受損比例超過六成。TBT成為除匯率以外的最大出口障礙。歐美等地區的TBT措施已從對產品本身的性能、質量設限,發展到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設限。
    綠色壁壘阻礙產品出口
    在TBT中,綠色貿易壁壘日漸盛行,其形式有環境附加稅、綠色環境標志、綠色包裝、綠色技術標準、綠色衛生檢疫和綠色補貼等。綠色貿易壁壘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一是實施靈活,相關標準和法規靈活可變,外國廠家要么產品被拒,要么增加生產成本;二是內容廣泛,基本上涉及所有的工業產品和環節,涉及法律、法規和勞工標準等各個方面;三是形式復雜,技術要求苛刻,檢測體系龐大,檢測標準高;四是手段隱蔽,一些發達國家可以借“綠色”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綠色貿易壁壘名目繁多,企業生產中的微小失誤都可能導致產品被扣留、滯留、銷毀、退貨、降級處理、改變用途,甚至是訂單取消、市場份額喪失。紡織服裝出口要符合禁用致癌燃料、限制金屬殘留、限制使用加白劑與柔軟劑等要求。歐盟有REACH(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ROHS(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WEEE(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EMC(電磁兼容性指令)等。美國有CPSIA(美國消費品安全法)、CONEG(包裝材料法)、FDA(美國食品藥品安全法規)、EMC、ASTMD4236(紡織品阻燃性的標準試驗方法)等。
    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歐洲國家嚴禁進口含氟利昂冰箱,導致中國的冰箱出口下降59%。2012年,我國出口到歐、美、加、韓、日等的消費品由于可能造成人類受到危害、化學性能等綠色問題被扣留和召回的超過七成。我國玩具出口更是屢受打擊:2007年,美國以質量安全為由接二連三地召回中國玩具,僅美國美泰公司就召回近2100萬件;2009年,美國對中國產的“超級裝備運輸”玩具車實施自愿性召回;2011年,《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對玩具化學性能和評定程序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玩具制造成本由此增加三成以上。
    轉型升級應對貿易壁壘
    利用綠色貿易壁壘的“倒逼”機制,引導企業轉型升級。臺灣臺達電子獲得索尼游戲機零部件訂單、臺灣微細科技獲得Nike瑜珈墊訂單、臺灣正隆公司獲得Nike亞洲鞋盒訂單、臺灣光陽機車獲得寶馬G450X重型機車引擎和增程式電動車的代工訂單都是因為環保先行而獲得大定單。企業應主動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努力提升產品研發、生產水平,推動自身的綠色轉型。
    鼓勵企業參與國際認證,獲取國際貿易“通行證”。就此而言,我國臺灣企業積極主動參與國際認證的經驗值得借鑒。例如,臺灣紡織業約有超過100家公司通過Oeko-Tex、Bluesign、GOTS、OE有機棉等環保認證,通過Bluesign認證的數量居全球第一。
    臺灣化工企業阿托科技已通過ISO9001、ISO1400、IEC/ISO17025、TAF/ISO17025、OHSAS18001、ISRS等多項國際認證,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范圍正逐步擴大,相關體系和措施也日趨完善,通過國際認證進入國際市場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建議鼓勵、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認證,政府給予一定補助;企業則可以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聯盟合作模式來分擔認證費用。
    完善綠色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建立出口貿易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綠色貿易壁壘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國內出口企業的巨額損失。大部分出口企業的信息搜集渠道比較狹窄,也缺乏必要的應對知識。國內出口預警機制對“警”強調比較多,對“預”重視不足。建議完善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建立技術標準、法規、認證程序的專項數據庫,定期及時發布國外綠色貿易壁壘的最新動態。
    完善綠色環保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的對接。目前我國有超過2萬項的環境標準,平均標齡10年,最長可達30年,而國際平均標齡只有3.5年。國內的環保標準分為國家、行業、地方、企業四大類,主管部門各不相同,與國際標準也有很大的出入。此外,國內標準認證低于國際標準,省級標準低于國內標準,企業標準又低于省級標準,造成企業競爭力與國際水平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建議加快標桿企業標準、省級標準、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接,健全綠色環保標準體系。企業應重視綠色技術積累,在綠色環保領域突破關鍵技術與關鍵零部件,形成高端的自主知識產權。有關部門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協調工作,從國家戰略高度推動國內標準成為國際標準或國際事實標準,使其能反映我國當前的利益和要求。
    進一步完善綠色環保法規,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歐盟2004年頒布的《電子垃圾處理法》基本涉及全部電子產品,而我國從2011年起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只覆蓋了冰箱、電腦等部分電子產品,大部分電子產品尚不在列。建議抓緊出臺相關的綠色環保法規,使出口企業在國內生產環節就關注綠色環保,避免在出口時遭受打擊。
    增強綠色全產業鏈意識,全方位實施綠色概念。歐盟的EUP(用能源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RP(能源相關產品指令)、ELV(報廢車輛指令)等關注的是產品設計、研發、采購、制造、消費、回收、再生產的整個生產―消費過程,而不僅僅是生產環節。廣州互太將綠色環保概念嵌入到所有價值環節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全社會包括企業、政府、公眾都應樹立圍繞全產業鏈的綠色環保意識。鼓勵企業以綠色環保為導向設計產品;鼓勵設備、原材料的綠色采購;鼓勵綠色流程改造,從生產環節降耗增效;鼓勵綠色技術突破,加大技術研發投入。
    建立政府―行業協會―檢測機構―企業聯動的應對機制。綠色貿易壁壘一般有半年的通報評議期,利害相關各方可以提出評議意見,使不合理的措施得以修正。由于周期較長,企業很難有財力、人力來長期跟蹤。在出現國際貿易爭端時,國內企業大部分不作為或觀望,沒有及時向政府和協會投訴,也很少積極參與應訴。在國外,這些評議工作和爭端一般由專業的民間機構或者行業組織來處理。建議建立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政府―行業協會―檢測機構―企業聯動機制。政府應在信息收集、預警發布、人才等方面提供指導支持;行業協會和檢測機構在貿易爭端發生時應發揮調解和協助作用;企業應積極獲取各種預警和通報信息,主動規避綠色貿易壁壘,主動抗擊各種不合理的綠色貿易壁壘,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到海外進行直接投資,繞開貿易壁壘。
        (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毛蘊詩)

Copyright ? 2008 www.jjr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